96歲老中醫稱它為"祛斑第一方",專去黃褐斑,用1個好1個

96歲的郇老行醫皮膚已經70餘載,最擅長的就是黃褐斑,他甚至能不見患者的面,就可將其的身體調節好,並消除黃褐斑。

郇老講,不論什麼類型的黃褐斑,治療起來,只有一個原則,遵從了這個原則,不僅黃褐斑能消了,女子想要的氣色紅潤、面若桃花、膚如凝脂都不請自來。

96歲老中醫稱它為

病例分享

袁女士今年51歲,黃褐斑4年餘,初診時兩側面頰有黃褐斑,顏色發黑,袁女士稱近半年這些斑加重得厲害,經常有痰吐出,痰色白。偶有短氣,小便不利,大便正常。納可。脈沉弦略細,舌質淡紅苔薄白。

主症黃褐斑,同時腎虛絡淤,短氣、白痰、小便不利,水飲上泛。

這只是黃褐斑的一個症型,處方以補血、行氣、溫補腎陽中藥調治,並且敷以中藥粉,塗於長斑處。

8周後複診,黑斑明顯減輕,顏色變淡,已不感覺有痰,氣短。小便通暢。

郇老表示,見過如此多黃褐斑患者,常施與補氣養血方調治,尤其女性會收到甚好的效果。

96歲老中醫稱它為

調脾胃是養血補氣的第一步,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脾與胃同時管消化,所食水谷精微若是運化失常,不僅會營養不良,吃進肚子裡的補藥,也會難以吸收,皮膚粗糙、乾燥、黃褐斑自然也就出現了,脾胃補血處以黃酮類中藥為佳,尤以凍幹黃酮為主要方法,健脾養血、和胃又疏肝,不論是肝氣鬱結證型還是脾虛痰溼抑或是腎精虛虧引起的黃褐斑,皆可通過該方得到緩解。

從中醫角度上講,五臟六腑之間是相互依存互相聯繫的,任何一方有了異常,另外一個必然受到影響,而黃酮類的中藥恰恰是可以恢復五臟六腑的平衡的,因此,對黃褐斑能起到比較有效的作用,該方被郇老稱為"祛斑第一方",也可謂是實至名歸了。

96歲老中醫稱它為

郇老認為,祛斑不是某一種 藥的事情,平時也可以通過按壓穴位來調暢全身的氣血

1、血海穴

該穴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之功能,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取該穴時應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或患者屈膝,醫者以左手掌心按於患者右膝髕骨上緣,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最好每天9-11點在脾經經氣最旺盛時按揉該穴,每側按揉3分鐘,以酸脹為度。

96歲老中醫稱它為

2、太溪穴

太溪穴屬於足少陰腎經,是本經之輸原同穴,具有滋陰益腎,壯陽強腰的作用,援上述《決氣》等理論及《靈樞·癰疽》:"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以及"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

太溪穴的定位

正坐或仰臥位,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取穴。

操作方法

每日早晚按揉太溪穴5分鐘,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宜,加艾條灸之,或在醫者指導下進行針刺效果更佳,堅持一個月必有奇效。

3、三陰交

常揉三陰交穴,終身不變老。

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鉅額財產。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