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紀委監委公佈第一批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

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部署要求,呂梁市紀委監委機關牽頭,會同21個市直單位,確定了5類33項漠視侵害群眾利益整治內容。全市各縣(市、區)、各部門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認真履責,上下聯動,橫向配合,一體推進,各項整治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為開門搞整治,呂梁市紀委監委機關此前公佈了專項整治受理群眾監督舉報和反映問題方式,下一步將分批次陸續公佈整治成果,接受群眾監督評判。近日,市紀委監委會同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交通局等單位公佈第一批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接受群眾監督評判。分別是:

扶貧領域。全市失學輟學148名適齡兒童已全部勸返。

農村危房改造“靜態清零”工作,改造開工率100%、竣工率100%。

解決農村因自然災害引發的飲水安全問題,發現271個問題,已整改237個,整改率為87.5%。

配備合格村醫方面,今年新增554名全科醫師,開通“村醫通”覆蓋率92.9%。

民生領域。治理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城區新建、改擴建18所,增加學位25000多個;對違規民辦學校進行經濟處罰,離石區對去年違規招生的學校進行了處罰。

整治無證行醫或超範圍行醫、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技術等案件86起,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1起,查處出具虛假證明1起,罰款22.98萬元。

開展整治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全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成率達80%;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執法檢查發現問題1400個,已整改完成1143個,整改率81.6%。

解決了10種發病率高的兒童血液病和惡性腫瘤病的就醫救助問題;提高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農村特困人員支付比例由原來的75%提高到80%,其他困難群眾支付比例由原來的75%提高到78%。

糾正河湖“四亂”問題,全市累計排查發現“四亂”問題238處,已整改229處,整改率96.2%。

開展基層農村土地承包確權“回頭看”,解決問題526件,佔總問題數93.6%。

“呂梁山護工”培訓11456人,完成年度任務的91.7%;實現就業6305人,貧困人口就業2342人;對7所學校今年1-5期培訓情況進行了考核驗收,撥付資金3103.08萬元。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微腐敗”方面。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共查處違反師德師風案件18起、處理22人;查處無證經營等違規辦學的校外培訓機構466所,已關閉280所,其餘的問題正在分類梳理中。

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動中,全市定點醫藥機構檢查覆蓋率達到100%,處理違規醫療機構、零售藥店452個,處理參保人員騙保套保2人、移交公安機關處理1人,追回醫保基金493.8萬元。

深化低保專項治理,複核城鄉低保對象190367人,發現並新增“脫保”人員583戶、822人,發現並取消“錯保”人員133戶、235人。

推進應進未進的5家單位、38項審批事項入駐市政務大廳。

“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2009公里,完成計劃的96%;全市3076個行政村全部通網,第四批“4G進村”項目完成601個村,按計劃今年任務已全部完成,網絡信號差的問題得到極大緩解;發現供電質量保障服務方面問題51個,已整改完成46個,整改率90%。

新增38個建制村通客車,村通客車率提升至95.1%。

政法領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積極對標補差,強化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履職不力、吃拿卡要等作風不實問題,處理15人。

市公安局建立執法全流程智能平臺,從技術手段規範了有警不接、出警不及時、處警不規範等工作。針對個別案件系統假性超期問題,市人民檢察院制定《案件辦理情況定期通報》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