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立體幾何》看似在寫我對“立體幾何不存在的表面”的研究,實則暗藏殺機。

作者伊恩·麥克尤恩以主人公“我”貫穿全文,大篇幅的寫“我”對曾祖父日記的興趣,研究曾祖父關於數學、性方面等的探討。而曾祖父的日記離不開一個人,“M”,曾祖父對研究全是靠“m”來提供。

在生活中,“我”與妻子關係並不好,經常吵架,很久之前“我”想過與她離婚,然後自己找一個地方度日,可是後來想想好像也沒有必要。我們關係非常糟糕,妻子曾對我失望,但是她有嘗試過的挽回這段感情。可我呢?我卻只想遠離她。

我和她關係矛盾的惡化,全是由於她不滿“我”對曾祖父日記的喜歡多過於愛她,在她將“小船長”毀滅之後,激發了“我”想要她消失的念頭,同時又很湊巧的我發現來一個“殺人於無形”的武器,我利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將她殺掉。本書主要表達了人性的陰暗面,且 凡事總有對立的一面,世間萬物不會永恆不變的,都會隨著時間、事態的發展有所變換。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一、凡事總有對立性,沒有完美可言


伊恩在《立體幾何》的開篇就告訴我們,凡事都是對立性的,有陽必有陰,有男必有女,這樣才能湊成一對,才完美。它先是先介紹了尼爾科斯船長的陽具,曾祖父是如何高價得來的。曾祖父原來還想拍得巴里摩爾小姐的諱名部位,但是被“M”阻止了。“M”的阻止了看似是出於收藏價值的考慮而阻止,實際伊恩就是在表達,凡事都是有對立性的,世間沒有完美可言。


在開篇上,伊恩還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個關於“性”的故事,是兩性,是異性,是男女有別。在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所謂“性”不一定純指男女之事。

為什麼這麼講,書中有寫到“我的曾祖父窮其一生性交都不過超過十次,並且都是發生在她和愛麗絲結婚的頭一年”,曾祖父一生所行之事不超過10遍,而“我”對妻子也毫無性趣。曾祖父只對數學有興趣,對研究有興趣,他的一生追求的是實現自我。此“性”即彼“興”。而“我”,也只對曾祖父的日記有興趣,對妻子毫無興趣,甚至是厭煩。


曾祖父的一生對前面四大需求都已達到,他更在乎的是他自己。就如文中寫到:他喜歡以數學家自居,儘管他既未有過教職,也未曾發表過專著。”曾祖父這一生,只專注自己感興趣的時候,他對於“興趣愛好”意外的事情毫無興趣。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要,而性親密則是在第三層社會需求裡,很明顯曾祖父和“我”都不需要。我們對異性毫無興趣,我們都在追求第四層次中的自我,我們渴望成就、需要得到尊重。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二、凡事都是相互伴隨逐漸轉化

生命一個自然成長變化的,生命變化的規律必然服從自然的變化規律。


1、事物的變化必然有跡可循

我和妻子並無共同點,我們毫無三觀可言。每次與妻子的談話,都是糟糕的,我們聊不到一起,表面上看似在聊天的我們,實際上都是各說各的,我們只不過是在“假裝”談話,“假裝”有在聽對方說的話。而且,我們總是吵架,每一次的談話,都是以糟糕的情緒結束。


“性”本來是維持著我們表面關係的點,我們之間除了“性”其實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所以,當“性”不存在,我們直接就已經沒有必要了。什麼叫沒有必要,就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每一對夫妻裡,一生之中都會產生上百次離婚、將對方殺死的念頭,我們總是很煩對方的嘮叨,因為都希望對方消失。對,就是消失,因為我們不可能真正的去殺死一個人,那麼最不費吹灰之力達到自己所想要結果的 ,就是“消失”。

可能是對方消失,也可能是我消失。當然,我們一般都是希望對方消失的。


妻子曾經對我有過很失望對時候,那一次在洗手間的門口,當我在門外不聲不響對等著她出來,然後拿著鞋子打她的頭,報復她,妻子說“可憐蟲”。這是我們第一次矛盾的升級,但是我們還不至於想讓對方消失。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2、沒有存在的必要,就不必在了

真正讓我產生讓妻子消失,是在妻子將船長摔破,伊恩藉此來隱喻我和妻子之間對聯繫原只有“性”,但是當性都沒有的時候,妻子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的。妻子將船長殺死來,所以我也要想方設法來將妻子殺死。


當我撿起船長埋葬之時,我覺得噁心。我是覺得這個東西噁心嗎?不,實際上我噁心的是性,是妻子,是那種男女必行之事。我是毫無興趣的,我是對性覺得噁心。


“小船長”原來對我講,它就那麼靜靜地在那裡,是藝術品,是曾祖父留給我對一個藝術品,同時它也代表這我的家族的曾經。並以此來表明m的重要性。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曾經,曾祖父是想湊齊一對的,但是被m拒絕來。m說的話對曾祖父是有很大影響力對。

曾祖父原想湊齊一對,可是後來卻不能。從這裡,我又認為伊恩是想告訴讀者,男女始終有別,並不能強硬在一起,稍微一阻攔,我們就都是單獨的個體。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三、表象不等於真相


1、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的全部

人性最詭異恐懼的地方在於,你看到了一個人,但是你看不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的人很善於隱藏真實的自己,你看到的他未必是他。人是多面性的,你看到的他,也只是你以為的他,真實的他可能連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比如“我”,妻子只看到了我喜歡鑽研曾祖父的日記,卻看不到我什麼要去鑽研曾祖父的日記;妻子看到了我對他的溫柔示好,卻看不到我隱藏的殺機。


伊恩以“看不見的表面”來訴說我是如何殺死妻子,運用了大幅度的篇章去講我是如何找到這個“不存在的表面”。我認為,可以理解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陰暗詭異的一面,但是自小都被教育善良,做好人,不管是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在束縛著我們的內心的另一面。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2、凡事都是對立面的,有好必有壞。

大幅度寫如何找到不存在的表面,就是在說我是如何一步步的將另一面就是陰暗面找出來,因為只有找到了這一面,我才會動手殺死妻子。但凡我還有那麼一點感性、對妻子還有那麼一點愛意,我都是不會下殺手的。


表面似乎講的是我如何哄騙妻子做實驗,實際上就是已經厭煩了妻子,所有的東西,都是我蓄意謀劃,一步一步精心為營,只為了最後達到目的、


至於為什麼要消失,利用一個神秘的現象來,來殺害妻子?

因為不想負責。我們都是人,會害怕承擔法律則,會害怕遭受道德的指責。唯有不同於尋常的消失,才能更心安理得,凡事的過去。

人性的逃避。人,總是會下意識去逃避某些東西,可能是人、可能是事,不管是什麼。我都會都想去逃避,不想面對。


《立體幾何》| 萬物有陰陽,不存在即存在


伊恩·麥克尤恩不愧擁有“恐怖伊恩”之稱,他的文筆都是在平凡中讓你一步步掉進他所設計的陷阱你。對於故事人物的描寫從來不過,但是他卻非常能夠從在簡單的詞句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人性的陰暗面常人都很難去發現,人性的陰暗,都是需要從生活的日常中發現。伊恩,看似簡單的小故事,實則確實一篇暗藏殺機的嫌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