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引:川中安嶽,古稱普州,位於成渝間。安嶽大道是安嶽城南新區主幹道,鮮為人知的是在終日喧囂的大道旁,竟深藏著一個靜謐的古寨子,而寨子上有座古廟,廟子裡有口至少存在了八百年的古泉池。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秋日的安嶽大道北段(請橫屏觀看)

01 大道旁兀立的“金字塔峰”,其實已做“網紅”很多年

車行安嶽大道梓潼村段,往渝蓉高速方向右手旁,有座高丘忽兀立於岳陽壩,很是博人眼球,被網友戲稱安嶽“金字塔峰”,甚至還被評為安嶽大道最佳鳥瞰觀景平臺,儼然一座自帶網紅特質的高丘。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自安嶽大道遠眺“金字塔前峰”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2019春季田野邊遠攝的“金字塔峰後峰”

其實,這座高丘,或者習慣稱呼的“山”,就因為太過“形象清奇”,非常早,非常早,非常早就被人關注了,已經做“網紅”很多年了。在180年前的《安嶽輿地圖》中就可以嗅到到某些“網紅”的味道。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清代道光16年(1836)版《安嶽縣誌》附《安嶽縣輿地圖》,來源: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在1836年版《安嶽縣輿地圖》中,安嶽城南邊,赫然標有岳陽溪上游唯一的山體--香雲山,這就是“安嶽金字塔峰”的學名。就是說至少在180年前,它就是城南第一網紅地標了。

02香雲山上香雲寨

作為網紅地標香雲山不只遠觀山形清奇,山上還有個有乾貨的古寨——香雲寨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香雲山丘頂由前、中、後三座丘峰組成,上有香雲古寨,內有大量古代遺存 遙感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沿古道初登古寨,大寨門頗顯古堡雄偉。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香雲寨大寨門遠景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香雲山大寨門近景,寨門石質橫樑原書“香雲山”三字,數年前猶見,現已風化剝落僅剩“山”字

古寨修建年代已無詳細考證,但在前寨門側有數窟殘存摩崖石刻,從風化程度,對比安嶽石刻其他造像風格,顏料材質看,應早於明清,疑似唐宋,並且奇特的是,古寨的修建明顯利用了摩崖石刻所在巖體,寨壁和石窟竟渾然一體。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前寨門側殘存的疑似唐宋時期摩崖石刻造像

進入前寨門後,豁然開朗。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進入前寨門 香雲山中峰和後峰間

但四周依然嶙峋。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香雲寨南面防禦體系直接借用了自然砂岩崖壁

原來這是座方山,山下遠眺突兀,其實山頂是在整塊大砂岩上的大片平地,四周是陡崖,易守難攻,坡頂風吹草動,居然猶有金戈鐵馬般的幻聽,也許這裡也曾經是宋蒙戰爭南宋山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畢竟離當時的鐵峰城也不遠,兩者遙呈犄角之勢,部分歷史遺存的年代又相近,但是缺乏文獻資料支撐,也只能聯繫合川釣魚城,瀘州神臂城腦補遐想一下而已了。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數年前才坍毀的小寨門,另有一番滄桑感

作為本地老“網紅”地標上的景點,這番地理景緻特徵,很早就有人用精闢的語言發了官方“微頭條”,到9102年,恰好300年。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清康熙58年(1719)版《安嶽縣誌》中,寥寥數語,描繪的景象與300後的照片無異 來源: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康熙版《安嶽縣誌》大量承續了元、明時期地方文獻的內容,就是說這個安嶽大道旁的打卡地,“網紅”史至少提升到三百年前乃至更久遠的歷史時期。

03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口泉,至少八百年

在1719年版《安嶽縣誌》關於香雲山的那段文字中,前半句描述地形地貌特徵,後半句話題一轉“有石池水,汲之,煮茗甚甘,又號梓潼寺”,我覺得當時寫這段話人,肯定這樣做過,特別享受這個過程,覺得非常值得分享,並且極其迫切地安利其他小夥伴,要知道300年前官方文獻很嚴肅,一字一金啊,別的縣內景點他就沒有再描述表達這種小資情調了。

奇特的是三個世紀後,山固然在,廟也還在,泉池也還在。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廟前清代照壁,上有碑記,應與康熙《安嶽縣誌》編撰者同一時期,也許當時的安嶽文化人喜歡到此喝茶開party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現存的梓潼寺大殿,看層層壘砌的殿基,應該是歷史多次毀壞與重建的結果

古寺呈傳統的標準前後殿式,左右還有側殿對稱存在過的遺蹟。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大殿側面殘存的帶柱穴的地基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大殿側面殘存的牆基

而在大殿正前與照壁建還有條罕見的寺廟內部夯土道路。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夯土面長滿青苔

明顯這裡曾經是一個規模較大,較為考究的古剎。

在前殿和後殿間就是“汲水煮茗”的古泉池了,它連接著前後殿,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泉池至今水質清冽見低,而在池邊仍殘存的構築物柱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泉池中水草與榕樹根搖曳,落花於池上,頗具宋風意蘊

寺泉一體,耐人完味。然而,這個曾經的網紅景點雖然如今殘破,但依然能感覺到莫名的氣韻,怎麼看總感覺不至於像始建於明清時代的。終於查到了淹沒於文獻中很久的以下記錄。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輿地紀勝》第一百五十八卷 南宋 王象之 來源: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輿地紀勝》編撰於1208-1224年(宋寧宗嘉定年間),剛好距今800年,就是說宋朝普州城南有座香雲山,香雲山上座廟,廟裡居住著個蘇禪師,禪師時常也汲廟中的一口泉池水煮茶吧——最晚在南宋中期,香雲山就是古安嶽縣的熱點景物了,那口泉池至少已經存在了800年,並且極有可能更久遠。也許安嶽紫竹觀音在當地又稱為水月觀音,是因為她曾經前面也有口這樣的宋代泉池,但是已無覓了,如果真的有,應該和這口宋代泉池很像吧。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有趣的是古泉池壁呈明顯多次歷史壘砌特徵,底部還有3處更早歷史時期泉井開鑿痕跡,就是說比八百年其實更久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更古老的泉井開鑿痕跡,也許是1000-1500年前的北宋乃至唐代的吧,但無文獻支撐了

回過頭來看梓潼寺大殿前的那段夯道,那極可能夯築於宋代,在成都博物館同樣陳列著同一時期的一段宋道,貨真價實的八百年也可能是一千年的滿滿穿越感哦。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長滿青苔的梓潼寺主殿夯築道路

04週末去一次“鄉野探索考古近郊遊”吧

安嶽城周邊這樣的充滿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蘊的小眾遊憩景點有,並且還有很多,缺少的或許只是發現和一點點好奇心。不需要開很遠車,走很遠路,來一場公交車可到、共享單車可到、步行可到的半日旅行,找一個貨真價實源自宋代的國風、田園風拍照打卡地,在安嶽其實很簡單。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傳統川中田園農居與香雲山後峰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自梓潼寺遠眺鄢家山

附一張香雲山遊憩路線圖,週末去一次“鄉野探索考古近郊遊”吧。

安嶽大道旁深藏一個古寨,寨子裡有口八百年不曾乾涸的古泉

香雲山遊憩路線圖(請橫屏觀看) 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