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表明:最沒有用的家電竟然是它?

家電如今到底有沒有存在感?

美的集團CEO曲嚮明認為,在經濟短缺的時代,家電都好像有點奢侈品的味道,家電買回來了之後就開始照顧家電,記憶中可能有各種罩子,電視機有電視機的罩子,洗衣機有洗衣機的罩子,現在家電已經真真正正的深入到我們生活每個方面。用家電來照顧我們,而且我們不僅僅是讓它在照顧我們,更多的是他開始體現我們對生活的一個追求,更加個性化。


調查表明:最沒有用的家電竟然是它?

方太集團聯席執行總裁何東輝說,其實家電這幾十年發展非常快,在物質匱乏時代,家電是一種象徵,同時也是滿足基本的需求。這種需求是在不斷的升級的,而且是在不斷的細分的。今天的家電,要充分能夠體現不同的消費分級的需求。


調查表明:最沒有用的家電竟然是它?


海信集團常務副總裁賈少謙認為,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可以講中國的家電行業已經開始從滿足功能性的需求開始走向了滿足內心的需要,所以整個家電賦予的意義應該講讓更加便捷,更溫情,更加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提升,同時更加健康。


電視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家電?

海信集團常務副總裁賈少謙《對話》現場回應,這個回答深深的傷害了他小心臟。“但想作為新新人類,對電視機的需求確實是在減弱,我們不可迴避這個問題。電視會不會被未來所替代?手機的好處是可移動,而家庭終端真正的成為一個信息終端和互聯網交互終端的時候,電視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電視正在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有傳統意義上的,作為僅僅是終端使用,開始往內容去使用,而且電視會越來越走向兩個特徵,第一個電視屏幕越來越大,用手機永遠無法去看出大片的感覺來。第二個電視本身越來越符合人體的需要,包括對護眼的功能,包括對清晰度,層次感越來越強,長度越來越好,所以這種模式會慢慢的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電視,我對你們有信心。”


手機也算家電了?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告訴我們,如今,手機也算家電。他認為,現在的消費者真的是已經在淡化這些東西了,他只是想要一個好的電子產品,或者是一個數字載體。“下一代手機其實是什麼?就是要讓手機跟其他東西再次發生關聯。它就像是一個齒輪,通過一個鏈條帶動下一個齒輪一樣去發展,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體。在不斷消費升級,期望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這個家真的會重新變成一個很酷的東西。而這個很酷的東西,就會變成大家拼命要購買的那個東西。”


家電會帶我們遇見什麼樣的未來?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在我想象中未來的家,實際上也是下一個時代的一個重要體驗。這個家整體的進化為一個大的智能體,這個大的智能體將會跨越時間,跨越空間,智能體是一個變化體,將不是一個固定的家,可能今天的家裡是草原,明天是海灘,後天是侏羅紀,大後天是外星球。家能夠變成一個不斷演進的這樣一個生命體。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未來的智能家庭一定要有幾個非常明顯的特徵。第一個,要有能夠解決情感之間的問題。第二個解決家庭的剛性需求,就是要給家庭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空氣,包括燈光,包括水。第三個,它要解決人在家庭的吃飯問題,特別是要解決,我不會做,我不想做這兩件事。如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了,中國的平均壽命過一百。


美的集團CMO曲嚮明:未來我們的生活就生活在一個家電裡,所有的家電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冷冰冰的機器,是通過一個智能連接在一起的一個整體,它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和交互方式進行交互。


海信集團常務副總裁賈少謙: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無論家電技術如何的變化,家電的有形價值就是滿足我們讓顯示技術,讓空氣、水、食品越來越符合我們的健康,符合我們的需要、成長,我們希望每個人心中都能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感科技董事長王哲:我未來想象的咱們的家的形態是一個完全家電是模糊化的,那麼家電的體驗是無形化的。那麼在無線充電,還有包括遠程控制,還包括無線通信等等技術的助力下,咱們這個家就變成一個非常方便溫馨舒適的一個場景。

調查表明:最沒有用的家電竟然是它?



來源|對話

稿件|聞聰

圖片|司馬旭

@CCTV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