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點擊破億的《武庚紀》、熱度頻爆的《西行紀》都是國內正在熱播的超人氣動漫。但是,你可知道,這倆部動漫是由港漫改編的?相對於如今國內市場繁榮發展的動漫市場,沒有《哪吒》、《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動漫大影視市場的強有力輸出,作為國漫的一支,港漫被提起來的次數寥寥無幾。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其實,港漫的發展由來已久。上個世紀,香港漫畫受到了日漫和美漫的雙重影響,在製作上吸取歐美漫畫的工業化製作流程:由主編統籌主筆,再加上草圖,圈稿,上色,佈線等團隊的協力合作。得益於早期香港電影的武打設計,港漫經典的分鏡刻畫和戰鬥場面,再加上壯碩肌肉男、溫婉的大長腿美女角色,曾經風靡一時。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曾經的輝煌

漫畫是藝術的一種,而藝術所描繪的內容基本來自生活。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重新起步。繁榮的經濟基礎為藝術的發展滋生了溫床。這時候香港漫畫主要聚焦的是人們的物質生活,現實題材的作品也就應運而生了。《老夫子》中對生活各種細節、繁瑣雜事的描寫,反映了當時香港社會直求經濟發展穩定,市民生活平穩的社會生態。這部漫畫告訴我們,除了日美以外,香港也有黑白漫畫,拋開奇幻、遠離現實的腦洞世界,對生活細節的生活描繪,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由此,漫畫作為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獨特的消遣地位。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徘徊的自我定位

前有日漫穩定多變的風格、穩固的健全的市場輸出。後有美漫強有力的內容輸出,港漫遇到的是是:風格多變的漫畫輸出,填補更多的市場份額。產生更多優秀的本地漫畫,滿足大眾對經典漫畫的需求。所以,香港漫畫在找尋自我定位之前,也有一段努力尋求自我的風格確證的歷史時期。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90年代,許景琛與李忠興的作品《妖神壇》,這部作品講述的是為了保護活佛轉世的靈童雲兒不被野心勃勃的火神祝融奪得,控制童兒坐上玉帝之位,於是就派二郎神尋找靈童,一路與祝融和天庭派出的妖、神相鬥的故事。採用的是日漫風格的筆觸,描寫各種神奇妖魔鬼怪的故事,不論是刻畫的人物,還是翻版的故事情節,都帶有濃濃的日漫風格。

風格逐漸成熟

90年代後期,在嘗試了日漫的人物的柔美,吸收了美漫人物的粗狂,港漫在各種嘗試中,終於確定了自我風格。使之成為繼“日漫”、“美漫”後,全球又一大漫畫品牌(大陸當時根本沒條件發展自己的漫畫)。黃玉郎的《大唐雙龍傳》《神兵玄奇龍虎門》、馬榮成的《風雲》《中華英雄》等漫畫,不僅在香港本地聲名大噪,在全球漫畫市場都有一定影響力。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藉助影視劇的這棵大樹,港漫也曾紅極一時。上個世紀90年代,翻拍自牛佬的漫畫的《古惑仔》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由馬榮成的《中華英雄》改編的電影更是創下了當年的票房紀錄。《風雲》系列被改編成各種不同的影視劇,無數大牌明星爭相飾演。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此外,還有以遊戲IP為輸出內容的代表作。許景琛的《拳皇》系列,以街頭霸王為基本人物框架的《超霸世紀》,都受到了市場的強烈好評。

此時此刻,港漫一時風頭無倆,更是確立了自己與“日漫”“美漫”三足鼎立的格局,甚至有超越美漫的趨勢。

21世紀初蕭條的市場

進入21世紀,紙質圖書市場的一度萎縮,相對來講市場份額不算特別廣闊的港漫,在互聯網的衝擊和自我內容輸出疲乏的困頓下,逐漸萎靡不振。不僅再也沒有有《風雲》、《大唐雙龍傳》等優質漫畫內容的呈現,還曾一度爆出,漫畫師的工作基本無人問津。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場機制的萎縮。基於互聯網的衝擊,全球紙質圖書市場份額一度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使在日本,這種實體圖書的銷售份額也是逐年下降。沒有來得及向互聯網轉型的港漫市場,無疑是慢了一大步。

其次是,內容的輸出的同質化。港漫講求的不同內容,其本質都是在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古代著名小說的層次化改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種行為雖然利用鞏固已有的人物IP,但是對厭倦一成不變的漫畫市場來講,是一大忌。又臭又長、反覆出現的劇情、BOSS的再次利用,都讓已經岌岌可危的港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再次是,沒有穩定的人群從事相關行業。沒有優質人才的輸入,是行業頹廢前的一大特徵。畫師酬勞的不盡如意,使很多熱愛畫畫的人望而卻步,轉走其他行業。

最後是,港漫的沒落其實是“成也武俠,失敗也武俠”。漫畫核心內容講究的是與現實不同的另外一種奇幻。作為以科幻類核心的作品,實質是與細節文化之間的溝通。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國漫崛起有望,港漫無人問津

如今,國漫在各種資本的注入下,發展的是一路暢通。不僅有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拿下國產電影票房榜總榜的亞軍,正向50億衝刺。還有《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的先例在前。不僅有電影作為支柱的整體輸出,還有《斗羅大陸》、《一人之下》、《不良人》、《葉羅麗》等等等等國產動漫的窄化佈局,騰訊動漫、有妖氣等各種網站付費內容也保證了漫畫市場的基本平衡,可謂是發展風頭一片大好。而港漫只有被人認為是國漫(大陸)的《武庚紀》、《西行紀》播出,尷尬的五體投地。現在正在連載的《火武耀揚》、《山海逆戰》等等都是鮮少有人問津,相比曾經的輝煌,確實是沒落無常。

《武庚紀》《西行紀》之後,誰能撐起港漫的一片天?

​而真正當《武庚紀》、《西行紀》播出完畢後,作為國漫的分支,已有發展優勢的港漫還有什麼,還能做出什麼?還能重整旗鼓嗎?

或許,香港漫畫乃至整個娛樂產業都是香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

希望,在國漫慢慢崛起的路上,會有港漫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