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趣聞——三千年不變的村莊


在印度有著三千年不變的村莊,中世紀的牛車、駱駝,上世紀初的人力黃包車。印度的大多數公交汽車擁擠、破舊不堪,大多數火車站沒有候車廳,旅客在站臺直接候車,乞丐眾多、小偷不少,除始發站稍有準點外,中途站晚點數個小時亦為常見,更難的是中途下車時沒有廣播站點、很易錯過。火車大概分為五級,特等車給印度上流社會、富有的外國遊客,一等車給中產階級的官員、軍人、工程師等精英們,二等及以下給其它大眾。火車上的高等級車廂還可以,大多數硬座烏煙瘴氣、擁擠不堪。

在印度的孟買市中心,五星級賓館、高檔的商務大廈和寫字樓與岸上待修的破舊小漁船、成片的貧民窟比鄰而居,馬路上的自行車、人力三輪車、摩托車、計程車、馬車、轎車,一路按喇叭理直氣壯往前衝。這裡的計程車別具特色,其形若轎車中的老爺車,只是尺寸較之小許多,姑且稱之為“少爺車”吧,為了在車流、人流中穿行方便,其大多把左右後視鏡去掉了,身材稍高的乘客在裡面必須縮起脖子或低下頭,否則必定頭頂天花板。

在印度有不少人還有隨地便溺的習慣,加上流浪狗眾多,高溫烘烤下面的不少地方如火車站站臺上的尿騷味直衝腦門。有一次在印度奧里薩邦的一個城市火車站,原定開往加爾各答的火車是早晨六點半發車,但有乘客在去火車站的路上聽導遊說該車晚點兩個小時,到車站大門口又說晚點半個小時,到站臺上又告訴該火車正在啟動。當乘客扛著行李連奔帶追邊呼喊“PLEASE”時,火車正加足馬力開走了,正當乘客因趕不上這一天一班的火車而沮喪無比時,又被告知說火車還沒有來,還要晚兩個小時,等該火車在眾人疲倦、無奈中抵達時,已足足晚了六個多小時。這就是印度,旅人如不認路而尋求當地人指路時,其非常熱心,告訴你一、二百米左右或一、二分鐘即到時,你千萬不能隨便相信,很有可能是好幾公里或一、二個小時。此時千萬別冤指路的人,因為他儘管熱心卻不認識,只是隨便指指、隨便說說,誰讓你當真的? 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