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瑜與錢浩樑: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劉長瑜與錢浩梁: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劉長瑜

作為新中國解放後一種新的藝術種類,樣板戲曾經紅極一時,作為特定歷史的產物,意識形態指導藝術創作是那個時代的烙印。因為政治環境的原因,許多文藝創作者和表演者都有著極高的政治熱情,在藝術語境內外,他們扮演著形態各異的角色。

《紅燈記》的兩位主演劉長瑜和錢浩梁戲裡戲外的恩怨,就是那時政治背景影響人際關係的一個寫照。

一、出身官僚,學藝精湛

劉長瑜在《紅燈記》中飾演李鐵梅,是李鐵梅最出名的飾演者,不同於出身梨園世家的錢浩梁,劉長瑜是舊時期北平市市長周大文的女兒,她的父親還曾是張作霖的部下,還和張學良是非常好的朋友。後來由於“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亡,周大文也負了傷,他才退隱下來娶妻生子。

劉長瑜是他的三姨太劉氏孕育的,當時她還叫周長瑜。

那個時代的戲劇演員,要麼是像錢浩梁一樣出身梨園世家,要麼就是家庭富裕的票友,周大文在北平的時候非常喜歡京劇,成為了有名的票友,與王瑤卿和程硯秋都來往密切,長瑜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裡,久而久之也喜歡上了京劇,在她9歲那年,她考上了中國戲曲學校,學習了8年旦角。

劉長瑜與錢浩梁: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劉長瑜

後來因為新中國實行了新的《婚姻法》,劉氏與周大文離婚,劉長瑜也與父親脫離了關係。在她19歲的時候,她加入戲曲學校實驗劇團,正式改名劉長瑜。在劇團中,劉長瑜參演了一系列著名的劇作,甚至多次為毛主席和周總理作演出,演技得到認可。

二、戲裡戲外,境地不堪

後來,因為《紅燈記》的大熱,相關領導要把它改成京劇,在當時是大熱IP的劇作選的演員自然也是大腕,男主李玉和由李少春和他的徒弟錢浩梁主演,女主角原本定的是曲素英和張曼鈴,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女主角還是落在了劉長瑜身上。

一開始的時候,劉長瑜飾演的李鐵梅一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觀眾對她十分認可,直到70年代的來臨。因為出生於官僚家庭,在那個年代,誰都可以批鬥她,甚至是自己的搭檔錢浩梁。

錢浩梁因為出身好,又很聽話,組織上很重視他。有一次,江青為了找編導的茬,就戲腔問題提出了質疑,並且把它上升到階級鬥爭,但是劉長瑜則站出來說是自己沒把劇本理解透徹,因此得罪了江青。因為這些事,錢浩梁總是給她扣上

“破壞樣板戲的內部敵人“、三名三高”、“修正主義苗子”等大帽子以此來對她進行批鬥,把她當作反面教材。

劉長瑜與錢浩梁: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錢浩梁

因此,在《紅燈記》的舞臺上便出現了奇異的現象:錢浩梁和劉長瑜在舞臺上需要扮演相親相愛的父女,但由於他們在臺下勢如水火

的關係,兩人內心都互相憎惡,在臺上從來沒有眼神交流,錢浩梁只看劉長瑜的腦門,劉長瑜只看錢浩梁的鼻子。

當時,他們也很想把劉長瑜換掉,但是無論誰來演,都沒有劉長瑜的演出效果好,所以他們只能繼續這種情感分裂的生活。而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劉長瑜實際上卻在臺下經常挨批鬥,受折磨。後來在後期“右傾翻案風”的時候,錢浩梁也跟別人一起收集了劉長瑜反革命的言論集,作為證據繼續批鬥劉長瑜。

三、家庭生活,悲苦命運

劉長瑜在25歲時登記結婚,對方是她的同學,畢業後,兩人也在一起工作,但在1967年時,劇院裡都是她的大字報,丈夫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但到了後來,她卻承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婚後不久,丈夫開始出現咳嗽的症狀,她勸丈夫去醫院檢查,丈夫卻不當回事,直到有一天,他感覺呼吸困難,去了醫院後檢查出來是肺癌晚期。

儘管劉長瑜為了尋找治療方法四處奔波,最終還是沒能挽救丈夫的生命,在他們結婚三個月後,丈夫還是永遠地離開了她。

她在最後一刻丈夫彌留之際還是安慰丈夫不用擔心自己,可當她真得去面對丈夫的死亡的時候,她才感到巨大的無助和絕望。劉長瑜在此之後痛哭了很多次,很長時間才從這件事中走出來。

劉長瑜與錢浩梁: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劉長瑜

而此時的她還很年輕,剛剛二十五歲,上門求親的人更是不少,其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劉長瑜思考良久,覺得她更適合跟一個像前夫那樣彼此有共同興趣的人走下去,於是她選擇了武打演員白繼雲,

他身體健康,人品忠厚,對藝術也有著不凡的造詣。

他們既是同行,又是相識多年的朋友,劉長瑜認為對方能夠陪她共同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而白繼雲也沒有讓她失望,在兩人結婚後十分關心她,一直為她帶來溫暖和依靠,後來兩人育有一子,又組建了中國青年京劇團。

四、多年以後,化敵為友

那個年代結束後,有人得到平反,有人受到審查,錢浩梁因為還算老實憨厚,又有著良好的認錯態度,因此沒有被起訴,是曾經“樣板戲三巨頭”中下場最好的一個,再後來,他又被河北省副書記邀請到河北藝校任教,在教學上也十分認真盡責。

劉長瑜與錢浩梁:臺上演紅燈記父女,臺下勢同水火!從無眼神交流

錢浩梁

而劉長瑜也得以繼續出演傳統劇目,像《辛安驛》,《春草闖堂》,晚年新編的戲還獲得了大獎,當選中國京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協副會長。晚年的時候,曾經關係緊張的兩人也化干戈為玉帛,多次同臺演出,成為真正的搭檔,一同為我國的戲曲藝術做貢獻。

那個年代的確是所有人的噩夢,就是關係十分親密的親朋好友都會因為組織背叛自己,隨時隨地跟自己反目成仇,何況是毫無交情的錢浩梁和劉長瑜呢,所以,時代的風雲過去後,劉長瑜也不想再去追究什麼,畢竟不是私人恩怨,沒有什麼不值得原諒的,重要的是過好當下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