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香椿新鮮上市 助農增收

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天一斤10塊錢收!”3月30日一大早,利辛縣鞏店鎮張樂村村民孫文向就來到進村路旁,收購村民剛採摘下來的椿芽。“這幾天氣溫有點低,採摘的不多,早上就收了20多斤,氣溫回暖,賣香椿的就多了。”孫文向說,每年到了香椿上市的時候,自己就兼做醃製香椿的生意,“今年準備收購加工2000斤。”

鞏店鎮是遠近聞名的“香椿之鄉”,當地的香椿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雨前椿芽更因具有“色鮮、味美、無絲、脆嫩”等特點,深受喜愛。當地許多家庭都把香椿種植作為家庭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村老宅、房前屋後、鄉村道路、“三邊四荒”處處都有香椿樹的身影。

鞏店鎮紅聯村村民鞏好海家種有大小香椿樹40餘棵,其中一株據說有40年樹齡的老香椿樹,一年仍能採摘30多斤椿芽。鞏好海說:“一棵樹摘下來的香椿能賣到200塊錢左右,採摘到穀雨,能收入七八千塊錢。”

除了小部分當做時令鮮蔬出售,鞏店鎮的村民大多是把採摘下來的新鮮椿芽賣到加工廠,最貴時每斤能賣15塊錢,一顆香椿樹平均每年能為村民帶來100多元的經濟收入。

鎮南村的魏俊友老人,是遠近聞名的醃製椿芽的“老把式”,由他經營的鞏店香椿加工廠,依然用著傳統的手藝,純手工地生產醃製的“貢殿椿芽”,廠裡每年都要從10多個行政村農戶手裡收購上萬斤椿芽。“今年我們準備收購10噸,質量一定要好的。”魏俊友說,椿芽要趁鮮嫩醃製,爭取在穀雨前完成計劃的收購量。

據瞭解,鞏店鎮目前有香椿樹180多萬棵,規模香椿園200多個,可年產鮮椿芽40多萬公斤,年創產值近兩千萬元。“我們正在利用招商引資平臺,籌備建一個香椿加工廠,在香椿產品深加工上做文章,完善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栽下一片香椿林,解決部分貧困戶,按照發展特色產業的思路共同打造‘香椿之鄉’的品牌。”鞏店鎮鎮長閆廷祥介紹說。(趙越 汝雪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