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是一篇關於Defi的活動筆記,來自Conflux項目對去中心化金融的觀察

筆記的最後,我也會就Defi談一點自己的觀點。以下,Enjoy

Conflux 綠王: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先介紹下Conflux的吉祥物,烤仔。它是一隻河狸,河狸是除人以外所有動物中智商最高的,它會使用工具,會築壩。大家可以去Conflux上看烤仔的漫畫故事。

Conflux是一條國產公鏈,TPS達到3000-6000,是世界範圍內POW公鏈裡最快的。基本也達到了物理的極限,以後如果出現更快的應該也不太可能。

主持人 米林財經娜娜,以下簡稱主持人: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DEFI的基本背景。

DeFi是2019年區塊鏈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穩定幣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網絡借貸平臺、保險平臺、去中心化錢包都屬於DeFi的範疇。

在加密數字貨幣的世界裡,DeFi就是這個世界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統。與傳統金融相比,去中心化金融用智能合約去除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

但目前Defi主要搭建在以太坊網絡,受限於以太坊1.0的性能,也出現過安全漏洞、需要支付較高的維護成本,以及還會受到t行情的不穩定影響,這些都讓DeFi飽受爭議。

加之前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性拋售,極端暴跌的行情,讓DeFi經歷了一場大考。以ETH為抵押的各個 DeFi 平臺的清倉清算機制一度崩潰,很多抵押ETH的資產會被強制清算,造成以太坊網絡擁堵,清算延遲、交易成本劇增等問題。

那目前以太坊價格企穩,市場冷靜,大家也積極的反思總結,本次暴跌對於Defi生態的影響,出現的問題大家也在想解決方案。

問題一:以太坊幣價暴跌,為何會衝擊到DeFi生態?面對此次DeFi平臺如MakerDAO上出現的價格預言機堵塞失效,借款人的抵押被大量清算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抵禦系統性風險

綠王:最近我們也在不同社區做了多場關於Defi的AMA,其實幾周前以太坊暴跌導致的清算問題,不僅MarkerDao這一家存在,多個Defi項目都面臨清算問題。最近MarkerDao也在採用拍賣MKR(MarkerDao項目代幣)的方式彌補清算造成的損失。

暴跌引起的抵押清算本身是個很正常的情況,也是機制設計的一部分。各家defi借貸平臺本身就有清算機制。清算人可以利用清算機制低價拍到抵押物資產。

一般來說,低於某個比例的抵押率後,就會觸發清算。比如MAkerdao的清算抵押率是150%。根據 MakerDAO 的系統設置,被清算的抵押物相比市場價存在折扣,因此能夠吸引清算人參與其中。

參與拍賣的清算人持續叫價,起拍價為 0 DAI,最終獲勝者至少可以獲得 3% 的折扣。而實際情況裡,往往抵押物的最終清算價差會大於 3%,清算人的獲益會更高。比如幾周前的極端行情之下,eth暴跌觸發清算,再加上擁堵的eth網絡,種種因素疊加最終導致makerdao出現了一筆以0dai拍到價值500萬美元的抵押物的情況。

0dai出價成功問題在兩方面:1、無論是單抵押SAI還是多抵押DAI,其一攬子抵押物(ETH,BAT等)都屬於價格波動大的高風險抵押物。

而DAI也不像USDT、USDC是與美金錨定的,一旦發生暴跌,不僅抵押物會被強平。而且抵押物強平會讓失去根基的DAI也會變得岌岌可危。當前MakerDAO的做法是引入USDC進入抵押池,我個人是認同這一做法的。

2、拍賣時間過短,網絡堵塞。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這點說明公鏈的性能對DeFi影響還是蠻大的。效率太低,轉賬手續費太高。因此Defi更多的問題現在應該公鏈來背這個鍋。也說明像Conflux這樣既安全,又具備高tps的公鏈,未來一定有競爭力。

而因為沒有熔斷機制且未設置最低價格,造成0成本成交ETH,繼而導致500萬美金壞賬是另一個問題。這個屬於抵押物處置機制問題,現在MakerDAO也有相關提案和措施去修正了。

主持人:問題二,目前來看,Defi受到以太坊的性能和波動的價格影響較大。

是否有更合適的資產作為抵押資產?比如將現實世界的資產,或多元資產引入?除此以外,Defi還有哪些瓶頸?如何看待DeFi平臺頻繁出現的黑客攻擊或盜幣問題?

綠王:引入現實世界的資產肯定是好事。但是這其中涉及到確權、估價、清算等一系列的問題。

即使是在傳統互聯網,在p2p借貸中,也是存在這些問題的。如果想真正引入現實資產的話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黑客攻擊和盜幣的問題,這個其實也很正常。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搶銀行、撬atm的人,一個道理。這些行為雖然出發點是值得譴責的,但確實從客觀上是促使defi產品不斷修補漏洞,完善各種機制的。

從邏輯上而言,越大資產體量的defi產品是越安全的。因為越大的池子盯著的黑客會越多,而它又沒有被盜,則說明它的安全性更完善。

主持人:借貸與交易場景中都需要BTC、ETH等不同資產實現便捷流轉,即需要實現鏈與鏈之間的互通,但當前的跨鏈技術並不成熟,看到Conflux也提出了跨鏈資產的解決方案。

問題三:可否舉例給我們介紹一下跨鏈的解決方案?它與波卡又有何異同?

綠王:跨鏈原子交換是通過哈希時間鎖定合約執行,交易方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交易並提供交易私鑰。這種交易方式雖然安全,但是需要交易雙方同時在線,確認時間耗費較長,對普通的小額交易不夠友好。

跨鏈原子映射是將一條鏈的資產鎖定,同時 1:1 鑄造等量資產到另外一條鏈上,實現在另外一條鏈上資產之間的快速撮合。以 BTC 為例,目前以太坊上已有多家發行方用此方案鑄造出 ERC20 BTC。如 wBTC, tBTC, imBTC, hBTC等。

Conflux ShuttleFlow 將選擇跨鏈原子映射的方式完成跨鏈資產映射。

波卡的跨鏈結構是 “平行鏈+中繼鏈 ”的結構。

對於像類似BTC等非原生平行的鏈來說, 這類非平行鏈接收平行鏈上的消息會通過客戶端軟件的模塊中完成,並允許非平行鏈充當"虛擬平行鏈"。

收集人(波卡鏈中的角色)在特定區塊鏈可以收集交易或其它狀態轉換,(像平行鏈一樣)將其提交給中繼鏈,並由中繼鏈來保證安全性。

橋接模塊在編寫時可能會考慮到特定的平行鏈(例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意味著基於其中任何一個的區塊鏈都應能夠直接連接到 Polkadot ,而無需在平臺上部署橋接合約。這允許更快地執行那些兼容的鏈。

兩者跨鏈邏輯是差不多的,組織一群人來確認鏈外資產已到賬,但組織方式有點不一樣。波卡是用一個validators池子用bft(拜占庭容錯)算法來確認。Conflux是用一個kyc過的聯盟多籤來確認。

主持人:區塊鏈領域對去中心化預言機進行了很多探索,MakerDAO 就因為以太坊鏈上擁堵和交易手續費高企,出現了預言機數據更新不及時情況。我們也從官方公佈的消息瞭解到,Conflux 接入預言機Chainlink,使得Conflux鏈上信息能更好的與鏈下信息互動。

問題四:可否具體舉例介紹一下為什麼區塊鏈需要預言機?

綠王:預言機的目的是幫助鏈內獲取鏈外信息。

uniswap撮合的雙方都是已經跨鏈到ethereum上的資產,其協議使用自動做市商算法,本身不需要使用到預言機。

shuttleflow解決的是如何把資產跨到conflux,其中涉及如何保證鏈外資產已經轉賬到賬,這個信息屬於conflux鏈外信息。hash鎖的方法用戶體驗極差,所以shuttleflow以及大多數跨鏈服務都採用了網關方案,類似預言機,需要信任錨。

主持人:綠王舉例了conflux引入預言機的具體執行過程。我再補充一下,預言機是幫助鏈內獲取鏈外信息,是現實世界與區塊鏈世界的橋樑。預言機拿到數據就會傳到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對於一些細節的判定就可以通過預言機來處理。

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問題。DeFi的意義是服務於金融行業。但在法幣主導的世界,留給價格高度波動的加密貨幣的支付場景目前來看還很小。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問題五:結合目前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局勢,你認為金融服務業的本質是什麼?要成為大規模價值結算有哪些風險對沖策略來穩定?它們是怎麼運行的?

綠王:金融服務業的本質是信任。這也是金融行業天然適用區塊鏈的原因之一。

2020年從目前來看,疫情依然猖獗,拐點不知道何時到來,全球經濟一片萎靡。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指望數字貨幣市場一枝獨秀那是異想天開。

目前全球defi產品資金總規模在6億多美元,也就是四十多億人民幣。那我們知道餘額寶背後的天弘貨幣基金是一萬多億人民幣。所以總體來說和傳統金融業相比,defi產品的資金規模還是很小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DeFi生態需要一步步搭建起來。目前defi大概有三個賽道,穩定幣、借貸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未來我們期待能有多種多樣的產品形式出現。

主持人:問題六,作為公鏈,Conflux為何會深入defi領域?接下來是否有計劃推出相關的應用或者金融衍生品?你認為2020年DeFi會有新的突破嗎?除此以外,Conflux還有看好哪些方向嗎?

綠王:公有鏈本質解決的是信任問題。世界最廣泛、最昂貴的信任集中在哪個行業呢?主要就是在銀行金融業。

底層公鏈性能的提升,對defi產品的優化是巨大的。

正如之前所說,ShuttleFlow 是 Conflux 網絡上 DeFi 生態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整個 DeFi 生態的資產流入口。

Conflux 網絡及生態將於 4 月中下旬啟動第一階段進程,基於 Conflux 去中心化交易所協議 BoomFlow 開發的首款去中心化交易應用,將於 Conflux 網絡的第一階段啟動後開始試運營。

ShuttleFlow 將和基於 Conflux BoomFlow 協議的 DEX 共同啟動。

目前 ShuttleFlow V1.0 已開發完成,正在進行審計,並計劃於審計結束後開源。之後會繼續研發 ShuttleFlow V2.0,並支持更多公鏈和其上資產協議。

毫無疑問,ShuttleFlow 上支撐的跨鏈資產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這些跨鏈資產不僅可以直接進入 Conflux 鏈上 DEX 和其他 DeFi 產品作為優質的流動性資產,在下一步的計劃中亦將支持更多的公有鏈,支撐多條公有鏈上的資產互相跨鏈操作,成為通用的跨鏈資產。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Conflux項目的Defi生態

Conflux 網絡上 DeFi 的生態藍圖不僅限於依託 Conflux 網絡的發展,而是希望拓展到多條公有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在保障資產安全的情況下增強整個區塊鏈世界中的數字資產流動性

我們深知 DeFi 市場還很年輕,Conflux 已經播下一粒種子,我們希望攜手更多願意擴展跨鏈資產藍圖的夥伴,為 DeFi 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及更優質的資產。與 Conflux 共同耕耘,讓這顆 DeFi 的種子最終成長為參天大樹。


幣圈以太坊與Defi的實戰壓力測試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Conflux有話說

近期,其實不僅是主網要上線的Conflux,國內老的、新的公鏈也都在積極佈局Defi。感覺這個賽道,更多功夫還是在Defi之外。

一則是公鏈本身性能,跨鏈的兼容能力,二則是對傳統金融,貨幣理論的認知與理解,對計算機系統的底層認知和風險防控。

說到底,金融的核心一是政治權力的體現,二是安全,目前這兩點上Defi都要經受考驗。道路艱難且長,不會是坦途一條,更會考驗創始人的初心與持久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