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求是書院”時期

浙江大學的前身是1897年創辦的求是書院,“求是”這兩個字可不簡單,我國七大副部級媒體之一的就是“求是”“和央視總檯”起名。《求是》雜誌是中共中央機關刊物之一,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理論刊物。求是書院最為我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曾培養出陳獨秀、厲綏之、施承志、蔣百里等傑出人才。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國立浙江大學”時期

1928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1936年蔣介石任命竺可楨為浙江大學校長,次年學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當時日寇全面入侵,高校紛紛西遷。浙大在西遷途中, 得到黨國密令,就地解散,師生併入中央大學。平心而論,在特殊時期,這個政策不能說 完全不對。但竺可楨校長經與浙大師生商議,拒絕了電令,最後遷至遵義湄潭堅持辦學, 並把浙大帶到了最高峰,至今尚不能超越。在那個時候,清華、北大和南開都放棄了自己 的招牌,但浙大始終堅持獨立辦學,並且取得了不遜於西南聯大的成績,當時浙江大學集聚了竺可楨、蘇步青、陳建功、王淦昌、盧鶴紱、束星北、談家楨、貝時璋等一批在國內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巨人;同一時期,浙江大學還培養出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谷超豪和程開甲。這些都是浙江大學西遷辦學時期的代表性人物。竺可楨時期可以說是浙江大學重要發展時期,當時的浙大人才濟濟浙,成果卓著,學校有了很大的發展,篳路藍縷, 崛起為當時國內有影響的幾所著名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史稱“文軍長征”在1948年由美國普度大學發佈了世界上第一份世界大學排名,當時的亞洲第一是國立中央大 學,世界第 49名,國立浙江大學位居亞洲第 3,世界第 89名,西南聯合大學世界 127,國 立武漢大學世界第 199,國立中山大學世界第 207。英國牛津大學致函國民政府教育部,確認包括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 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以及協和醫學院的文理科學士 畢業生成績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 “ 牛津之高級生地位 ” (即今之大學四年級學生)。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1952年院系大調整

這是浙江大學經歷的第二次生死存亡時期,1952年6月至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規模調整了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把中華民國時期效仿英美式構建的高校體系改造成效仿蘇聯式的高校體系。大力發展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綜合性院校則明顯減少,加強了黨對高校的領導;理工分家與專業設置合併;私立高校退出歷史舞臺,教會大學拆分合並至其他院校。這樣教育體制的改革,涉及全國四分之三的高校,史稱“院系調整”。

在這次調整中,中央大學、聖約翰大學、燕京大學等著名大學覆滅,當時的“五大母體”即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損失慘重。浙江大學被拆分成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四所學校。並且把浙江大學的數學類院系併入復旦大學,從此復旦大學從私立學校變成了中國一流大學。至此曾有14個院系的浙大被肢解為只剩4個系,學校也由綜合性大學成為工科大學。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重獲新生的浙大

1988年2月,浙江大學在路甬祥老校長的領導下,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路甬祥老校長也因此成為了浙大校史中地位僅次於竺可楨的校長,併為浙大確立了“創新”校訓。由此,“求是創新”被固定為浙大的校訓。1989年1月28日,經國家教委批覆,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成為了兩所綜合改革試點院校。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爭取到2000年之前,把浙江大學建設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設有文管、教育質量和教學研究水平穩定地全面地居於全國大學前列,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綜合性理工科大學。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浙江大學,新的浙江大學仍定名”浙江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實行教育部與浙江省共建共管。至此,自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所形成的四校分治的局面結束了。浙江大學由此停止了對蘇聯模式的使用,恢復了1952年之前的學科設置,重新成為了綜合性大學。2018全國大學排名,僅次於北大、清華,排名第三。據ESI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浙大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7個學科進入ESI前100位,均居全國高校第二;8個學科進入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50位,均居全國高校第一。

“東方劍橋”-浙江大學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