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不忘初心“创客”行

——与《诗词之友》主编张脉峰先生的对话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诗人、评论家、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执行主编):在非常时期,作为文艺界中有独特非常表现的诗词艺术,在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抵砺人心,鼓舞士气,抚慰灵魂。中国文艺家总编辑向阳撰文,起心创艺,共“痛”战“疫”,发起中国文艺家抗疫特刊诗歌专题。著名诗人原中国文联领导本刊总指导胡振民为此题词。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抗疫特刊行动,得到全国及世界各地文艺家和读者响应,包括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封面人物、特约作家诗人及艺术家,纷纷撰文创作和接受专访对话。本次对话乃其中之一。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张脉峰主编,你好。大约三十年前,我就知道你写新诗,办的诗报(《太阳诗报》)也很有影响。后来,你又是如何进入诗词界的?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之友》杂志主编):我喜欢诗歌,一直写新诗。1991年我在鲁迅文学院进修时,受到讲授古典诗词课程的周笃文老师的影响,自此对传统诗词产生了兴趣。1998年中华诗词学会举办“世纪颂”中华诗词大赛,周老师当时是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经他和几位老师推荐,我担任大赛办公室副主任,并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后经过领导和专家研究决定创办一份报纸,起名“《诗词之友》”,与《中华诗词》杂志一起,称为“一报一刊”。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诗词之友》侧重普及,以诗会友,面向广大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诗词之友》当时对“世纪颂”大赛进行了整体宣传,向全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各地社团组织和会员赠送,编印三期后,《诗词之友》改为国际大16开本,一年四期,以普及诗词知识,繁荣诗词创作为宗旨,刊发诗词佳作,推介诗词名宿,倡导当代精品。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之后改为双月出刊,迄今20多年来,秉承自己的风格,每期推出一位封面人物,截止现在已刊登了近百位吟坛大家,得到诗词界专家学者的肯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从新诗到传统诗词,你经历了一个转变。你从主编新诗刊物,到主编传统诗词刊物,数十年始终如一,保持了一份高雅与纯净,可说是难能可贵了。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是的。我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传播高雅的诗歌文化,并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冯楚:有人说,现在传统诗词很“火”,“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热播。今年春节前夕,你又主持、策划并操办了“首届(2017)中国诗词春节联欢晚会”,取得圆满成功,首届“中国诗词春晚”在电视台和手机、网络上播放,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诗词走上荧屏,登上舞台,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与广大网友紧密互动,为诗词的快速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诗词大会”前期,我也应邀曾参与了方案策划。当时,多次前往央视大楼,并和靳欣、莫真宝等几位诗词专家学者一起,集体讨论,提供了许多专业方面的建议。诗词作为一档文化节目,走上荧屏,已经是一个大的突破。相信这类节目以后会更加接近诗词的本质,传达给观众诗词的美,彰显诗词的千古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成为诗词爱好者甚至诗词写作者。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多少年来,传统诗词一直以纸质媒体的面貌呈现,如今,诗词从纸媒逐渐向电视、广播、舞台等大众传媒融合、结合,将是一个新的转变和良好的开端。而“中国诗词春晚”是我们的一个全新尝试,诗词由“静态”变成“动态”,通过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名家的精彩演绎,那些流传千古的精美诗篇,与现场的近千名观众良好互动,效果非常好。有大众传媒的助力,诗词传播将大大“提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此则能更好地走向人民大众。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诗词是否真“火”,我不敢说。但《诗词之友》这20年的耕耘,我知道。当代众多诗词社团组织近几十年来的默默付出,我清楚。国内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诗词爱好者,不断地进行着诗词创作,传播着诗词之火,我了解。那些真正爱诗词的人,更值得我们去尊重。他们是星星之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懈努力着。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诗词春晚的确做得很出彩,影响了很多老中青少年儿童参与。连办四届都各具特色。第四届将诗词书法艺术综合为一种舞台剧形式,如呼唤人民公仆之方斌书写《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书法长卷诗艺音画表现,起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这离不开专业团队及各位诗词艺术爱好者文艺志愿者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有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参与的共同策划和配合。进行有效资源整合。诗词春晚的四届形象大使都是文艺家专题封面特写人物。包括朱琳、赵彬砚、莲子、方斌。诗词春晚今后还会加强这方面的深度合作。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在抗疫期间,诗词之友和太阳诗报又积极组织诗人词人音乐人和各地读者创作活动,推出他们的作品?

张脉峰:我个人力量有限,凭着对诗词艺术的虔诚热爱,她应当在个人危艰和民族灾难的时候,有更多更好的表现。通过诗词之友和太阳诗报两大网站平台,第一时间推出方斌的诗词书法作品《抗病毒赋》,蒙古月的抗疫念情三章,广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友歌《让我把爱献给你》(张越军词)。还有武汉、京津两地诗画家作品。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去年秋天你去拜访诗坛泰斗贺敬之先生,贺老不仅给你题写书名,还写了“百折再看高潮来”送给你,贺老对你及你主编的《诗词之友》杂志一直都很支持,鼓励你继续努力。你与一批当代诗坛宿老关糸都很不错的,现在老诗人越来越少了。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是啊。包括国内很多著名诗词和楹联专家、学者、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诗词之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诗词作品,不计报酬。《诗词之友》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支持。这些我一直铭记着。同时,也特别感谢广大诗友,多年来对我们的支持。我个人也有一份心愿致力于中国诗词事业,正在筹划创立一所中国当代诗词馆。我的恩师吴开晋、刘章都相继逝世,这让我更加迫切地感到做这个事业的某种使命。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你去年冬天去看望刘征前辈,刘老说你是一位“创客”,对你的勇气与执着表示钦佩,很欣赏你这种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精神,为你题写了“不忘初心”,鼓励你继续努力,为诗词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刘征老对你的诗词推广事业非常肯定。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张脉峰:是的。刘征老非常关心支持我们,他今年90多岁了,每次我去看望他,都得到他的鼓励,他会很开心地和我们聊上一到两个小时。还有南京的丁芒老师,也已90多岁了,近些年虽一直没能见面,但经常通信,他也常写书法赠给我,令我十分感动。还有杨金亭老师、郑伯农老师、钟家佐老师、梁东老师、沈鹏老师、林岫老师等等,很多名家、诗人书法家,不计得失,一直支持我们。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记得有一次去林岫老师家,她说,现在搞诗词这一块儿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吟诵方面,并表示出忧虑与惋惜。她希望有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参与进来,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这,也让我感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有一些还很迫切。能沉下心来,为诗词、为优秀传统文化付出,需要一定的勇气与决心。我认为你为诗人所持的年青和热情,不仅仅是因为爱诗词艺术,你本身也是一个有热血的诗人!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在湖北阳新仙岛湖冯志德庄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参加北京人人文学网颁奖活动


张脉峰:是的。诗,是寂寞的“事业”,但却让我们的内心无比充实。自有华夏文明始,诗坛圣贤前辈们的奉献精神,创造的经典文本,泱泱大国,诗人繁星,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本次全民抗疫中,诗人所展示的一切文字之存在,都是这民族史诗长河中的新血液新光芒。

中国文艺家艺术生态专题:不忘初心创客行-对话张脉峰

冯楚眼含热泪奔走在大中华诗歌王国复兴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