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豆瓣評分高達8.4,播放量直逼2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輕鬆實現口碑和市場雙贏。然而,這部劇也並不完美,尤其是佟磊飾演的大金牙有形無神,被指是整部劇最大的敗筆。

從整體上看,《龍嶺迷窟》的選角挺靠譜:飾演胡八一的潘粵明,除了胖點以外,沒啥可挑剔;“李大嘴”姜超飾演王胖子,形神兼備,喜感十足;飾演雪莉楊的張雨綺,也還算不錯。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龍嶺迷窟》

佟磊版大金牙,為什麼難獲認可?

佟磊飾演的大金牙,從外形上比較貼合,但年輕有餘韻味不足,根本沒有演出小說《鬼吹燈》中大金牙的味道。

在原著中,大金牙是個狡猾奸詐的商人,不僅精通文玩鑑賞,還特別能忽悠人,因此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混得如魚得水。然而,在佟磊版的大金牙身上,觀眾很難看到幾分穩重。

從年齡上看,佟磊飾演的大金牙也就30歲左右,有種小孩子穿大人衣服的感覺,而在原著中大金牙要比胡八一、王胖子大10歲左右。

從演技上看,佟磊是跑龍套出身的非表演科班出身的演員,無論是臺詞功底還是對角色的把握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與周曉歐都無法相比。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尋龍訣》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無論是夏雨在《鬼吹燈之尋龍訣》中飾演的大金牙,還是嶽暘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飾演的大金牙,都輕鬆秒殺佟磊版大金牙。

經過夏雨的演繹,角色該有的圓滑、市儈和穩重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口地道的金片子,一口閃眼的大金牙,演得非常對味,甚至還搶了陳坤和黃渤的風頭。

嶽暘版的大金牙,一舉一動都透著在古玩行裡浸淫多年的老手的味道,場面上撐得住,行話裡韻味足,《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一出場,就是妥妥的大奸商。

選佟磊演大金牙是《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最大的敗筆,不過,這個鍋不該演員來背,導演費振翔、監製管虎應負主要責任。因為,掌控選角大權權的他們,沒把演員放到對的位置上。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永遠的馮褲子,已被淡忘的經典!

與之相比,導演葉京就做得不錯,在為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選角時,一眼就相中了當時還在首都經貿大學上學的佟磊,讓他飾演以馮小剛為原型創作的角色——“馮褲子”。

雖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表演訓練,與角色在外形上非常契合的佟磊,把這個角色演得非常出彩,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此後,他先後參演了不少影視作品,都未能超越“馮褲子”。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也成為他演藝生涯的代表作。不過,當年出演這部劇的演員中,後來成名走紅的還真不少,比如佟大為、文章、白百何、果靜林、高露,都比佟磊發展得好。

如果說《奮鬥》是80後的青春記憶、《青春鬥》是90後的青春記憶,那麼《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就是50後的的青春記憶,講述了一群生長在北京大院的子弟在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們也想像父輩們一樣去拋頭顱灑熱血,但沒有機會。於是,他們把滿腔的青春熱血灑在了拍婆子、溜冰、掐架上,帶著搖滾味兒地生活著,自由、囂張、頹廢。

有人將其稱為大陸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部把青春的愛戀、純情、背叛、懷疑、灑脫、混亂都演繹得入木三分的好劇。作為大院子弟的葉京,把他那代人的青春融入劇中。

這部劇由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動物兇猛》、《橡皮人》等多部小說改編,將錯綜複雜的情節和人物關係納入歷史的洪流,為觀眾描繪了一副特定時代、特定人群的時代畫卷。

隨時丟棄的可笑友情,恍如隔世的殘酷成熟......令親歷者回味,令後輩人感嘆。“難得真實地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不做作!”“雖不是我們的青春日子,卻覺得比我們的青春更甚!”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佟大為 飾 方言

與《血色浪漫》比,有哪些不同?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當年曾在北京、山東、河南等地播出,收視率都很高,而在沒有播出的城市都是以人際傳播碟片的方式觀看。因未在主流衛視播出,知名度不及《血色浪漫》。

事實上,這兩部也經常被人拿來做對比,孰優孰劣更是難有定論。

它們反映的雖是同一個時代,但也有很大差別:《血色浪漫》是浪漫主義,劉燁飾演的鐘躍民在現實中不存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是現實主義,佟大為飾演的方言在現實中真有。

相對來說,《血色浪漫》更主旋律(改編時與小說原著有較大的出入),更注重表現那個特殊人群的正面形象,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講的是特殊時代下人的慾望和困頓,更真實。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文章 飾 卓越

在《血色浪漫》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與原著相比差距較大,另外,編劇為了喜劇效果吧人物故事進行了轉移,會讓看過原著的觀眾感覺有點彆扭,甚至原著作者都梁也感覺改動過大。

就觀賞性而言,在創作理念上迎合觀眾口味的《血色浪漫》更好看,基本上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看懂、都能接受,《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所描述的那段日子並非同期多數人的青春。

“13歲時看的《血色浪漫》,感覺很好,當時也看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不過沒看懂。長大後再看,《血色浪漫》跟以前差別不大,《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給了我不同的感受。”

按照果靜林的說法,《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導演葉京是個瘋子,是一個完美主義的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他是充滿了誠意的,現在很多電視劇、電影,太缺少誠意了。


《龍嶺迷窟》播放量近2億,龍套出身的他飾演大金牙,是大敗筆

導演 葉京

真正的好作品,是有多年之後值得大家帶著懷念去思考的東西。《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不僅是青春,更是生活和人生。遺憾的是,它不可能成為主流電視劇,註定是被湮沒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