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很多“老師”在疑惑地問我如何發展自己的藝術培訓機構和培訓班,我現在給大家做如下分析:

要想發展,必須知彼知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根本不可能談發展問題。如下的分析似乎是捅到了每一位老師的痛楚,揭了各位同僚的內心傷疤,有的老師根本不願接受這些問題,但似乎這正是苦口良藥,正是我們發展的救命稻草。提出這些問題,不是試圖打擊或詆譭大家,而是提醒大家共勉共進、共同發展。
我認為人活著最寶貴的是:不斷地知道並改正自己弱點,不斷地知道並學習別人的優點!這樣就可以取長補短,可以長期發展!在我寫的《教師發展階段分類》一文中存在的幾類從業人員,他們都會有著不同的瓶頸問題,這些瓶頸就成了我們發展前進的障礙,為什麼培訓業界“老師們”出現很多的瓶頸那?
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個群體吧,或許能給您提供一點點幫助。

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一、客觀上分析:
1,從“師資”來源看。(沒有詆譭的意思,希望大家不要噴)其來源是大多高中文化課不好的才報考藝術類。所以總體上看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本科畢業後藝術水平技能和修養也普遍欠佳,在藝術上不會有太高的造詣,基本上就是平民百姓普遍能接受的一個技術水平。極少一部分是從小立志成才,走藝術道路,或有特別的藝術天賦而考入大學,專業技術水平相當高,即使有這類特長的人,也基本上不走培訓之路。但最近3,5年也有很多的究研生開始從事此行業,我認為,除了他們的心情、心態比本科更加狂躁和自以為是以外,其素質水平和本科生基本上沒有什麼質的區別。做藝術培訓行業經驗告訴我們,教授不如博士,博士比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本科不如學前教育。所以,以上諸類問題就從根源上決定了這類人以後在培訓業的發展空間和前景一片渺茫。
2,從就業生存壓力來看。藝術類學生畢業後由於生存所迫,或有些人根本就沒有學歷,也沒有生計,無業可從,不得不利用自己一技之長,力所能及地做出本職業的被動選擇。因為要吃飯,要住宿,要養活自己,要生存下去。這種暫時性的苟存,決定了他的第一動機是利用本職業先生存,至於能否繼續在此行業長久地生存下去,他們能否把培訓當成其畢生要做的事業等等事情,只有上帝知道。

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3、專業侷限性。此群體大多數原本是由於升學困境才選擇了藝術類高考的,中國本來是不會有這麼多的藝術類學生,為了考藝術,連文科都沒有真正學好,也不會不懂得什麼經濟學和管理學以及市場營銷學等。現在的培訓業恰恰需要這些技能手段,再加之這些人後天只靠自己的一技之長,不謙虛好學。這將導她們的培訓發展不會經營,不懂得商業運作,不懂得管理,最後導致各種無法解決的發展瓶頸問題。

4、自負的認識觀,決定自己的發展命運。此群體會自覺錯誤並可憐地把自己定位成職業教師。事實上根本稱不上是真正的老師。試問:誰會給你教師的身份?教育局?文化局?所以官方社會根本就不承認你是個老師。如果說是,那是在學生家長面前的一個尊稱,屬於一種習慣性的尊稱稱謂而已。

再者,何為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此群體參差不齊,基本上做到了後兩點,但至於第一點是不敢恭維的。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懂得道之所存,也不懂得何為道。教藝術課是首先要講大道,“道”可以狹義地理解為德、或者做人,為人處世等等。所以,培訓業的所謂老師,只是個符號和代號,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自認為自己是老師的人,無異於自欺欺人。記住:錯誤的定位,會造成錯誤的發展方向。

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5、從培訓業人員的地位來看:培訓業界的“老師”才真正是社會上無孃的孩子,沒有五險保障,沒有福利,沒有權利,沒有任何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幫助,沒有......什麼都沒有。是死是活,是倒閉是盈利,自生自滅,沒有人去過問的。在教育促進法誕生之前,98%的培訓都是無照經營,如果說有人過問你,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有關部門或地痞來收你的費,二是有關部門來查封你。
6、從中國目前培訓業界的發展形勢來看:培訓業目前已形成多個產業鏈,大、小商人在各個產業鏈條上,對這些“老師”如同綿羊一樣進行分化宰割。看不見的資源整合,讓老師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他們的附庸。如培訓品牌的誕生、各類考級的加強控制、各種活動的生源瓜分等等。都給此類“老師”以前所未有的不安因素和競爭恐懼感,但這些巨大的行業劇變,普通老師卻一無知,甚至有的老師根本不理不睬,恰恰是你的這種孤立,不順勢前進的心態和思維,成為你在培訓行業坐失良機、坐以待斃,最後導致被動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成功,記住四個字:善駕於物。這個物就是事物發展之規律和趨勢,逆著歷史車輪後行的人,終究會被淘汰或絞殺。

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7、錯誤的定位,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導致合理的發展瓶頸。由於培訓業界的“師”,基本上沒有一點時間可以繼續學習,探討,或深造,大多時間用重複作業教孩子那點手中僅有的可憐的東西。更沒有時間去開闊自己的眼界等,也無法更不會讓孩子家長去見識開闊眼界。其實學生不僅僅是跟自己的老師學技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和家長看到別的老師是怎麼教的,要看到專家是怎麼講的,要讓孩子家長看到全國的,亞洲的,乃至全球的行內專家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才是一個高明智慧的老師,但目前培訓業界的老師幾乎95%不具備這種胸懷和遠見,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私心利益,或者是怕學生跑了,或者是......這就是此類“老師”出現發展瓶頸的根本原因所在。


藝術培訓行業“教師”發展的瓶頸:必讀

二、主觀上分析:
培訓業界“教師”除了以上問題普遍存在以外,還有另外一些人性的職業弱點所侷限,在這裡列舉一些,作為提醒。這些弱點你暫時可以理解成情商弱點,這才是他們發展的主要瓶頸和內在原因。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具備如下缺點,有的人具備的多,有的人具備的少,即使是其中的一個,也會導致你的發展瓶頸問題,也是致命的。認識到這一點的老師很重要,只有解決好了這一完美的人格,端正了思想,才能談發展,成大事。如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


1,特別愛貪圖佔小便宜:這似乎是中國人的個性,更是藝術培訓老師的軟肋。在培訓業界,有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專門愛賺別人的小便宜,絕對不要吃虧。眼睛亮亮的,瞅準了每個賺便宜的機會。以前我講過很多在國外貪圖小宜的反面事例。記住一句古話:貪圖賺便宜永遠是吃虧的苗,就意味著你要吃虧。屬於你的,不要上帝也得給你;不屬於你的永遠都不屬於。通過賺便宜得來的心裡不踏實,最後還得以多倍的代價去償還。,這是規律,雖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見了小便宜還是照樣賺的,只要有免費的午餐都要去嘗試吃。

2,過渡自我欣賞和自我陶醉。學藝術的人思想一般特點都比較感性,做事跟著感覺走,尤其是自己比較自信,這種自信有時是自負。自我感覺良好,過高地估價自己感覺自己比任何人都能不少。尤其是在專業方面,更是誇誇其"彈",喜歡賣弄,陶醉其中,樂此不比。
3,自我滿足,自得其樂;
4,不思進取,安逸懶惰;
5,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6,貪圖享樂,胸無大志;
7,死腦筋,頑固不化,固執呆板,教條,思想保守;
8,嫉妒心很強,而競爭意識很差:


9,紀律性約束太差;自由散漫:
10,缺乏對社會的愛心;
11,對自己的學生和家長愛,對別人的家長和學生就嫉妒加仇視;
12,同行互相拆臺詆譭,惡意攻擊:一般的老師都會視同行為敵人,但我認為是對手不一定是敵人。
14,誠信嚴重失真;不講誠信,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講誠信;
15,只教孩子一點技術不教做人;
16,自以為是,自我封閉,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17,急功近利,唯利是圖;沒錢不幹,認為有錢可以買通所有一切。
18,心胸狹窄,不能容納一點小事或一句話。
19,心理異常脆弱,不容自己半點吃虧:這是社會閱歷淺,見識少,不成熟的表現。遇到事情咋咋呼呼,大驚小怪,得理不饒人。感覺自己沒吃虧,其實這種人最終會吃大虧。
20,大吹特吹,誇大事實:吹噓的人很多,其實,在培訓業誰有幾把刷子,誰能吃幾碗乾飯,大家都知道,沒有必要吹噓,說得難聽點,大家都是在混碗飯吃,都在一個鍋裡摸勺子。記住:有尾巴早晚會露出來的!
21,弄虛作假,假話連篇:做培訓業沒有必要這樣,對同行和家長都不需要。大家需要的是實在和真實。記住: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苦果只有自己最後去品嚐。

22,沒有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3,嚴重缺乏團隊合作精神,自以為是。這是藝術類的老師最缺乏的能力之一。能夠團隊合作的人極少,因為自己都有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你永遠記住:沒有人會和團隊的力量抗衡的。靠自己的能力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團隊的精神就是要打破個人的獨立行為,因為害怕付出,害怕投入,害怕愛心奉獻給團隊。
24,不懂得滴水之恩或感恩, 只知道向社會和他人一味地索求。帶著感恩心態去做事的人,得到的會是出乎意料的多,一味索求的人,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得到的是少。因為任何人或社都不會讓你永遠一直索求下去,社會或個人是把機會留給感恩的人。歸根結底是一種自私的心態。
25,自負加無知。我見過的很多老師都是這樣,自以為自己做了十年八年培訓行業就成為專家了,自以為自己代課的那點技巧,積累的那點經驗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了,自以為很了不起,自以為別人都沒有,都不如你。其實,她們那些自以為的東西早已是過時幾十年了,甚至是上百年了,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說不定別人早就都有的東西,是她本人一點可憐的保守而已。所以,我認為培訓業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也沒有什麼訣竅,如果說有,那就是:努力堅持+用心積累=秘密

26,最缺乏的意識是沒有行業危機感。
藝術培訓業界的每一個人的工作幾乎都是為了自己生存的,沒有人會想到是為社會解決更多的就業壓力,只要能自己賺到更多的錢,其它都不是自己所關注的話題。至於行業如何發展,發展動向等等都與己無關。知道自己有壓力,有招生的壓力,有管理老師的壓力,有很多難以突破的發展問題等等,但意識上缺乏行業的危機感,不懂得這些壓力來自行業的危機。
客觀的因素我們似乎沒法改觀,但主觀的東西是可以自己改善的!如果您能脫胎以上所有主客觀的弱點,您就會成為真正的培訓業巨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