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會,不聚餐,別大意,時刻提醒自己


4月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全球病例數已突破百萬,截至目前,一班飛機上最多發現了13個確診病例。因此,在旅途中被感染的風險較高,如乘坐飛機回國,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有多強?還是北京通報的典型案例,有一家6口從英國抵京4人確診,親屬密切接觸中續發率達17%。

三甲前幾天就提醒大家,我國疫情防控外有輸入倒灌壓力越來越大,內有無症狀感染者平添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具有較強的隱匿性,難發現,相較境外輸入病例防控難度更大。無症狀感染者是能夠人傳人的,但傳染性到底有多大,目前一切都是推測,沒有過硬的研究和證據。但美國的情況特別值得我們警惕,日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採訪時表示,美國國內25%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為無症狀感染者,疫情或在24個月內持續影響人們的生活。

最近,很多朋友在後臺留言問,無症狀感染者都是怎麼發現的?有無跡可循?能否預防?關於這些問題,三甲統一回復一下。

目前國內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主要有三個途徑。

一個途徑是:從湖北官方的通報看,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是因為離開湖北前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的。

另一個途徑是:有些人因為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到醫院就診時,順帶發現已感染新冠病毒,是無症狀感染者。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已發生多起。

還有一個途徑是:復工返崗後,有的企業主動提供免費檢測,對返崗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也發現了不少無症狀感染者。比如深圳、東莞等地就有不少這種情況。

明確了這3種途徑後,就有兩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第一個問題:所有離開湖北的返崗人員要不要在離開之前做核酸檢測?關於這一點,三甲前幾天就呼籲過,答案是需要的。建議這些人都檢測一下,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所有人負責。

第二個問題:所有到醫院就診和所有返崗後的人員要不要去做核酸檢測?如果都做,可能會因為成本的問題無法承受,畢竟不可能要求全國所有企業像深圳、東莞的企業那樣,自費為員工提供檢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國家能加大研發,生產出更便宜、更便捷、更高效的檢測產品,只要成本大幅降下來,老百姓在家就能檢測,人人都能檢測,一定會發現更多隱匿的無症狀感染者。

我國到底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國家衛健委通報中發現的是一千多例。這是全部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於當前對無症狀感染者發現途徑的侷限性,一定還有隱匿者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