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众多女诗人中,我认为以下六位最具影响力或者代表性。

1、舒婷:朦胧诗走向历史深处留下的最美丽的背影。

舒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其诗作以局部或整体象征、多变的隐喻、多义性的意象,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南舒北岛”几乎成了朦胧诗的代名词。舒婷的诗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浓重色彩,语言优美而不失真挚,意象朦胧而不感晦涩,感情充沛而不乏理性。遗憾是其诗歌创作的黄金期过短,作品风格较为单一,挖掘内在人性的深度似有不足。但无论如何,当她离开“诗歌的江湖”,江湖上永远保留着她的传说。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返城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名篇《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等风靡大江南北,当时被誉为“南舒北岛。”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目前,舒婷担任厦门文联主席。)

2、席慕容:她的影响力超越了诗歌本身,创造了属于她的“席慕容现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席慕容的诗与三毛的散文、琼瑶的小说共同形成了席卷大陆的台港文学热潮,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她的诗写得极美,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虽然其诗内在精神存在着世俗化、心灵挖掘较浅等问题,偏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的范畴,但是她作品的内在生命力和个人风格仍是独特的、经典的。同时,她的读者群之大是其他诗人包括男性诗人在内所无法想像的。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时光九篇》等诗篇脍炙人口。)

3、翟永明:诗歌圈内较为公认的、代表着后朦胧诗时代女性诗人的写作深度

翟永明以独自深入的个体生命体验与语言探求,在对“女性意识”做出开拓性的经典表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及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翟永明几乎是中国女性诗歌的代词。同时,在中国先锋诗人中,她可能是连续性写作“工龄”最长的少数人之一,并不断形成了自身的突破。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翟永明, 195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毕业于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供职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其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1998年于成都开设"白夜"酒吧文化沙龙,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其代表作品有《女人》、《静安庄》、《在一切玫瑰之上》、《纽约,纽约以西》等诗歌、散文集10多部。2010年入选"中国十佳女诗人"。)

4、陆忆敏:可以和海子并称的女诗人

20世纪最后20年内对于现代汉诗写作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探索和建树而言,陆忆敏无疑是一位"显要人物"和"先驱者"。著名诗人柏桦称:"她的诗是那么突然,又那么轻盈,又那么迅速,迅速中怀着柔情(海子是那么突然,但带着烈火);又那么幸福,这幸福中含着泪水,又那么宽怀。是的,她所向往的同情,给予的同情是那么高贵,那是唯一的女性才具有的高贵"。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陆忆敏,1962出生于上海,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沙堡》、《美国妇女杂志》、《室内1988》)。

5、余秀华:当代最具诗歌天分也是最有争议的女诗人

余秀华一出道似乎就站在争议的两极,一方面是她的诗歌天赋,能够把生活炊烟实实在在地具化到作品中的能力以及超乎想象的语言张力,另一方面是其作品大胆风格与公众道德观念接受度的冲突以及她身上太多的标签,诸如:脑瘫患者、中学文化的农民、女性等等。而其成名之后的争议,似乎有增无减,包括对她的生活情况、处事态度、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等,褒贬不一、莫终一是。她既是目前诗集发行量最大的那个人,也是被网友评为十大垃圾诗人之首的那个人。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2009年正式开始写诗,人生的疼痛和残缺成为她创作的心灵之源,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6、赵丽华:为当代诗歌评价体系混乱“买单”的女诗人

作为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女诗人,赵丽华2006年突然在网络上“触礁”。她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等作品被网友暴光后,因为这些基本上就是日常口语叙事的分行,迅速引发巨大的争议,被网友谐音戏称为"梨花体"。此事件由于波及之广、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实事求是地讲,赵丽华的诗并没有烂到网上炒作的那种程度,被暴光的东西也只是其作品很小的一部分。无论“挺赵派”赞其为“中国的狄金森”,还是“倒赵派”称之为“口水诗”,这种争议背后更大的争议,是对中国当代诗歌和诗人的审美取向、写作方式、评价标准混乱、分裂的严重不解和质疑。

“三八女神节”献礼:当代六位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赵丽华,出生于河北省霸州市,国家一级作家、《诗选刊》编辑部主任。代表作品《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等。花体"事件后改行画画,已创作了约500幅作品,其中有些被网友收藏。)

附:六人代表诗作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独白》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美国妇女杂志》

从此窗望出去

你知道,应有尽有

无花的树下,你看看

那群生动的人

把发辫绕上右鬓的

把头发披覆脸颊的

目光板直的、或讥诮的女士

你认认那群人,一个一个

谁曾经是我

谁是我的一天,一个秋天的日子

谁是我的一个春天和几个春天

谁?曾经是我

我们不时地倒向尘埃或奔来奔去

挟着词典,翻到死亡这一页

我们剪贴这个词,刺绣这个字眼

拆开它的九个笔划又装上

人们看着这场忙碌

看了几个世纪了

他们夸我们干得好,勇敢、镇定

他们就这样描述

你认认那群人

谁曾经是我

我站在你跟前

已洗手不干

《 日记:我仅仅存在于此》

蛙鸣漫上来,我的鞋底还有没有磕出的幸福

这幸福是一个俗气的农妇怀抱的新麦的味道,忍冬花的味道

和睡衣上残留的阳光的味道

很久没有人来叩我的门啦,小径残红堆积

我悄无声息地落在世界上,也将悄无声息地

隐匿于万物间

但悲伤总是如此可贵:你确定我的存在

才肯给予慈悲,同情,爱恨和离别

而此刻,夜来香的味道穿过窗棂

门口的虫鸣高高低低。我曾经与多少人遇见过

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

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

但是我只是低着头

接受月光的照耀

《廊坊在下雨》

廊坊在下雨,雨一阵紧似一阵 无休无止,仿佛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它终归会疲倦、厌烦,收住脚步 在第五大街的街角 爱民道 或者我院子里的柿子树上 或许那最后的一滴会落在我的手上 当我伸出它 想抓住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