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百年极简史:几分钟看懂“五个二十年”的关键词

自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新一首白话诗以来,已历百年的中国新诗大体可以浓缩为“五个二十年”。

第一个二十年(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前):从无到有的启蒙

关键词:蝴蝶、女神、新月、雨巷、繁星

——蝴蝶 胡适的《蝴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白话新诗,它犹如亚马逊森林蝴蝶的翅膀一振,带来新诗的百年风云。

——女神 师法美国自由派诗歌的郭沫若(那时候郭老还是郭沫若)发表的浪漫主义诗集《女神》,以火一般的热烈彻底烧掉了所有旧体诗的体系,被视为新诗的奠基石。

——新月 师法英国诗歌的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几人形成的新月派,试图找到新诗与古典传统的结合点,建立新的审美标准。

——雨巷 师法法国诗歌的李金发、穆木天、卞之琳、戴望舒、冯至等人给中国带来了象征主义,李金发的《微雨》、戴望舒的《雨巷》是著名代表。

——繁星 受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小诗派曾风靡一时,冰心创作的《繁星》就是其中一颗明星。

新诗百年极简史:几分钟看懂“五个二十年”的关键词

徐志摩

第二个二十年(抗战爆发到建国初期):融入时代的成长

关键词:七月、土地、九叶

——七月 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邹荻帆等以《七月》和《希望》杂志为阵地的诗人群体,史称七月派。它创造了现代主义与抗日救亡现实结合的新成就。

——土地 艾青代表着这一时期的创作高峰,他的《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名篇。他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成为至今传诵的名句。

——九叶 四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中国新诗派”幸存者辛笛、杭约赫、陈敬容、郑敏、穆旦、杜运燮、唐湜、唐祈、袁可嘉9人,于1981年出版诗合集《九叶集》,因而得名“九叶派”。其中,穆旦的诗歌知性和感性深层融合,是一直站在新诗潮前端的诗人。

新诗百年极简史:几分钟看懂“五个二十年”的关键词

艾青

第三个二十年(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集体歌唱的强音

关键词:时代、颂歌、战士

——时代 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歌颂伟大时代的政治抒情诗是此时期主流诗歌。郭小川的《望星空》、贺敬之《回延安》为一时名作。

——颂歌 以李季、闻捷、田间为代表的赞颂新变化的新生活叙事诗也是此时期另一大亮点。

——战士 以李瑛、公刘为代表的军旅诗歌也为时人所瞩目。

第四个二十年(改革开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所未有的诗歌神话

关键词:朦胧诗、台港热、青春潮

——朦胧诗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末起,以食指、多多、芒克、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梁小斌、翟永明、海子等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运用象征、隐喻、意象等艺术手法打造了全新的诗歌语言和审美境界,实现了从集体崇高向个人崇高的回归,开辟了新诗发展史上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其中,北岛的《回答》被公认代表了一代人的声音。

新诗百年极简史:几分钟看懂“五个二十年”的关键词

北岛

——台港热 随着改革开放,台湾诗人纪弦、洛夫、余光中等人的作品为大陆所熟知。其中,席慕容的诗以爱情和青春为基调,最为公众所喜爱,形成了相当庞大的读者群。

——青春潮 在朦胧诗逐渐降温的九十年代初,汪国真以主旋律、正能量的年轻系列作品,在青少年读者中形成轰动效应。

第五个二十年(从上世纪九十年中期至今):个人化写作的时代

关键词:第三代诗人、争议不断

——第三代诗人 这是一个后朦胧诗时代对先锋诗人集体的泛称,包括了非非、他们、莽汉、海上等众多流派,与朦胧诗不同的是其平民化、平庸化的创作取向。其中,以西川、陈东东、臧棣、欧阳江河等为代表“知识分子写作”和以于坚、韩东、李亚伟等为代表的“民间写作”最为著名。

——争议不断 从新世纪以来,公众通过网络对“下半身写作”和以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为典型的口水诗、垃圾诗表达严重的担忧、不满和抗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