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觀權威預測:新冠疫情或將持續24個月


新冠肺炎全球感染近110萬例,死亡近6萬,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警告:在未來的24個月裡,新冠病毒很可能會持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作者|林希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全球感染近110萬例,死亡近6萬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當地時間4月3日發佈的疫情報告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近110萬例,死亡近6萬例。


據預測,意大利、西班牙、韓國、德國、伊朗新增確診進入了緩和期,法國或正值新增確診高峰期,美國、加拿大、英國、土耳其等國依然處於初步控制期,全球形勢依然嚴峻。


截止到4月4號17點,確診病例破萬的國家已有14個,已經有5國確診人數超過中國,其中美國278458例、意大利119827例,西班牙119199例、德國91159例、法國83029例。


疫情持續蔓延,感染人數急劇升高,國際醫療資源嚴重緊缺,醫護人員大面積感染形勢嚴峻,以意大利為例,醫護人員感染情況已經佔總確診病例的10%。


據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3日公佈數字顯示,意大利已有11252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另據意大利外科和牙科醫生聯合會統計,截至4日上午,該國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醫生達77人。中國戰“疫”所獲得的最寶貴經驗表明,醫護人員的保護是抗疫之戰成敗的關鍵,保護好醫護人員,才是守住戰疫的最後防線。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新冠疫情或將持續24個月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警告:在未來的24個月裡,新冠病毒很可能會持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能度過第一波危機,也能爭取到一些時間為第二波疫情的爆發做準備。”


最悲觀權威預測:新冠疫情或將持續24個月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指出,美國多達25%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是無症狀感染者,這或許是實行隔離舉措後病毒仍繼續傳播的原因之一。雷德菲爾德還強調,在出現症狀前48小時內,這些無症狀感染者會傳播病毒。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博士認為,第二波疫情將要到來,雷德菲爾德亦表示認同,他還警告稱,新冠病毒疫情或將持續長達2年,今秋將迎來第二波爆發。


雷德菲爾德認為,美國政府和企業多方合作終將能開發出疫苗,由此改變這種病毒對社會的影響力,疫苗上市預計需要12—18個月。


北大教授:疫情可能在秋冬加劇,成為全球大流行的長期威脅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全球疫情何時能夠有效控制住?


北京大學醫學部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執行院長寧毅教授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目前為止還看不到防控效果好轉跡象。並非所有的國家都很重視。基本上發病超過五千的國家都重視起來,確診三千例以下的一些國家還沒有深刻意識到新冠肺炎的巨大威脅,甚至還在觀望中。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疫情出現了有效控制的趨勢,但面臨內防反覆、外防輸入的壓力。其他國家在今年夏天很難控制住,所以說疫情的結束不取決於中國,而取決於其他國家的控制情況,只要國際疫情沒有控制住,中國的疫情防控就不會結束。


一直有人提出新冠病毒是否對溫度敏感的問題,現在疫情向南發展到了澳大利亞、南美,向北歐國家蔓延,目前看來,疫情度過夏天,延續到冬天的可能性極大,今年內疫情很難結束,甚至可能在秋冬季加劇,存在全球大流行的長期威脅。


王辰院士:應警惕出現第二波疫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在對新冠病毒認識不夠深入,傳播規律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對是否會出現第二波疫情或反彈等情況還需保持警惕。目前最關鍵的是,各地如何科學的,迅速的落實流行病學調查。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武漢前線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各地尤其是重點疫區,要通過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進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其中,通過核酸檢測可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通過抗體檢測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


通過科學設計的流行病學調查,反映未來群體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況,是制定科學防控的最重要的根據,以保證我國在世界各國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掌握主動權。


世衛專家:人口密集型國家是全球防控關鍵,謹防第三波“王炸”


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情況計劃主任邁克·瑞安於3月23日曾表示,雖然美國已經成為新冠疫情新的“震中”,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人口密集型國家——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據印度衛生部官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9點,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2902人,其中死亡68人,治癒出院183人。據統計,自3日上午9點至4日上午9點的24小時內,印度境內新增601例確診病例,創下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最高增幅。


據美國密歇根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稱,到5月中旬,印度可能會有91.5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所以,業界專家發出警告:印度疫情控制不好,將是“王炸”!


“包括印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是下一階段疫情防控的重點。”4月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如果說中國疫情是第一波,歐美國家是第二波,那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就很可能是第三波,務必需要做好防控。他們的成功,可能會對全球疫情防控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徐蒙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也表示,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印度人口密度大,一旦疫情暴發,病例數恐怕不會比中國少,甚至遠遠超過美國,將會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