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① 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遊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② 行:離開。

③ 聞:聽到。踏歌:古代民間的一種歌唱形式,歌唱時以腳踏地為節拍。

④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⑤ 不及:比不上。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李白乘船將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送別的踏歌聲。

桃花潭的水有幾千尺那麼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lǒng)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豪邁飄逸,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李杜”。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四) 贈汪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