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自豪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出自於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一個對央視主持人於嘉的採訪中,當時於嘉說到他對姚明的評價,在姚明接手中國籃球事業的時候,姚明說到過“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確,姚明推掉自己的商業代言,賣掉自己的球隊,不顧自己的得失,只為帶領中國籃球走出困境。第二次聽到這句話是前段無意間看到了前任總理溫家寶的照片,就順便搜了一下他的履歷,中間看到2012年在他任期的最後一年記者問他,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溫家寶總理回答:‘我秉承“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為國家服務整整45年,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我敢於面對人民、面對歷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真的,我很喜歡這句詩,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她那種不為私利,大氣磅礴的精神、感受到她那勇往直前,死而後已的無畏、感受她那報效祖國,憂國憂民的氣概...

林則徐,溫家寶,姚明都是在站在某個領域塔尖的人物,我一直認為這句話就是形容他們這種站在塔尖,不謀私利的領軍人物的。可是後來我發現我們身邊到處都存在這樣的人,他們可能是平凡的軍人,醫護人員,消防員也可能是快遞小哥,小吃店老闆。平常都在為生活奔波,可當災難來臨,他們也會挺身而出。可能他們沒有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但卻有著不為私利的精神,沒有那死而後已的無畏,但卻有著勇往直前的堅定。

從疫情開始,大家紛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除了國家頂級的科學家,平凡的人們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飯店老闆,快遞小哥,司機...如果說科學家和有關領導是這場抗疫戰爭的靈魂,骨架。那麼這些人就是那流淌的血液,支撐著整個抗疫體系運轉不休。我覺的這就是中國人民,可能平常都默默無聞,但每每關鍵時刻,都能站出來。這大概也是中國幾千年來依然屹立在世界的原因吧。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已經傳承至今,深入人們靈魂。

如今,各國都處於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刻,而中國已進入掃尾階段,媒體說,這次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讓某些國家的“民主,自由,平等”原形畢露,而這時,中國也體現了她那大國精神,對很多國家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可能國家在很多小事上做的不盡人意,但在大是大非上卻絕不含糊,歐美現在落到這個地步,就像伏爾泰語錄中說到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而事實上確是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中國抗疫的最艱難時期,他們無視病毒,聚會、遊行歡天喜地,嘲諷中國,正所謂無知者無畏。而我們大家都做到了一片合格的、有責任心的雪花,所以雪崩沒有降臨在我們的頭上。我也相信,距離大家摘下口罩,放心的走上街頭的日子不遠了。

最近各個救援隊都凱旋歸來,臨走時的送別,回家時的迎接,一個個場景都使人淚目。活著的人活了下去,死去的人卻再也回不來了。今天,2020年4月4日,舉國哀悼,為那些抗疫戰爭的逆行者,烈士默哀。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與風雪。為自由開道者,不可令其困厄與荊棘。英雄們,我們不會忘記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