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浙江省有33個試點地區,涉及926所學校,跨校競聘上崗教師達1355名,組織調劑上崗53名,解除聘任合同155名……

這是作為教師縣管校聘試點地區的浙江省,刊發在浙江教育報上《打破“鐵飯碗”,浙江“縣管校聘”改革這一年》一文中出現的內容。2020年全國要推行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一線教師非常關心這一問題:如果落聘,是否意味著要下崗呢?


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為什麼要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目的:一是打破教師“鐵飯碗”,有效激發教師活力。二是優化縣域內師資配備,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要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辦學條件是基礎,師資配備是關鍵。

第一步:實現城鄉辦學條件基本均衡


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2019年3月26日,教育部在江西南昌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田祖蔭宣佈,全國90%以上縣實現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截止2019年年底,全國已有95%以上的縣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評估認定。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促使縣、鄉學校辦學條件基本均衡,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打下硬件基礎。

第二步:實施教師“縣管校聘”,使縣域內“教師”資源基本均衡

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城鄉學校硬件條件基本均衡以後,讓全縣教師流動起來,推進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大面積地化解師資配備的矛盾,最終促成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教師“縣管校聘”的實施辦法

“縣管校聘”的操作模式大同小異,一般採用三輪競聘制:校內競聘、學區競聘和跨學區競聘。

第一輪,“校內競聘”。教師提出申請,學校組織競聘小組進行資格審查,量化打分,按照分數排列,低分人員校內競聘落聘。

第二輪,“學區競聘”。各校首輪落聘人員,去學區內其他有崗位的學校應聘,同樣是量化打分,高低分排列,低分人員落聘。

第三輪,“縣域內競聘”。前兩輪落聘者,參加縣域內有崗位學校,大多是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競聘,這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第三輪仍然落聘的人員,如果也不服從統籌安排的,將被組織待(頂)崗培訓。經培訓和考核仍不能上崗的,再按規定進入解聘程序。

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最終落聘後,是否會真正下崗?

如果教師落聘後,經培訓考核仍然不能上崗的,是否會真正下崗呢?

答案是肯定的!解除聘用合同,意味著不得不離開教師隊伍,最終命運就是下崗!

不過,絕大多數老師在近期內不必恐慌,因為很多地區教師缺編情況嚴重,所有教師全部聘任後可能還存在缺編情況,如果有老師一、二輪競聘中落聘,只要同意統籌調劑,被安排到偏遠農村學校的可能性很大,暫時是不會失去工作的。

教師“縣管校聘”:155名老師被解除聘任合同!老師:落聘=下崗?


筆者認為,國家既然要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就是為了打破教師“鐵飯碗”,有效激發教師活力,所以全體教師都要有緊迫感,努力工作,不要真到了飯碗不保的時候,後悔莫及!

對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您的觀點。

我是教而育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也感謝您的轉發、評論、收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