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金華的吳某,已經72歲了,患者有“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前一年9月份曾因為有昏厥情況,在金華市人民醫院心內科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前降支85%狹窄,遂予以支架植入手術,術後長期服阿斯匹林。住院期間常規檢查胸部CT時發現右肺下葉有一磨玻璃結節,直徑約1釐米許,當時請我去會診後,認為肺癌不能排除,建議其靶掃描及心臟情況穩定後到胸外科手術治療為宜。以下是當時的胸部CT影像: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但是一來剛剛做了支架植入手術,二來也不相信肺癌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老吳並沒有按我們的意見到胸外科就診或手術。時間一晃到了次年9月底,按心內科醫生意見回院複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原支架通暢,各血管雖有狹窄情況,但均在60%以下,暫時不需要搭橋或再支架植入。同時查了胸部CT靶掃描,發現結節較去年增大增密,影像如下: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1年前就判斷他是肺癌,不信?等著瞧!

再次請我會診後,還是認為考慮肺癌,建議儘早手術。但患者還是不相信,又到杭州某醫院住院檢查,該院醫生建議他消炎治療2周再複查CT,看有無好轉。因為家在金華,老吳想想還是在金華看病方便,遂又帶著杭州醫生的意見找到我,要求按杭州醫生的意見給他抗炎治療。我反覆告知他消炎意義不大,腫瘤可能性更大,但老吳堅持先抗炎,遂住院後予以抗炎治療近2周,複查CT後發現病灶無任何縮小,反而感覺較前飽滿。這樣,老吳終於下定決心接受手術了。於是經過術前準備,及多學科討論,我們為其進行了右肺下葉切除手術,病理示:右下葉腺鱗癌。

回顧此病例,我們的術前判斷非常準確,即使在一年前腫瘤還不是那麼典型的時候也做出了準確的判斷,並建議其手術。當然,這與我們多年來注重分析每一例手術病人的影像特徵,手術前後反覆仔細甄別CT圖像上的表現,特別是有術後診斷與術前不符合時,通過細緻入微的分析來找出不支持惡性的影像特點,從而指導以後的臨床工作,如此反覆對比來提高自己診斷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