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抬眼望去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那個不是在為了房子而奔波勞碌?有房的看著房價蹭蹭的上漲心裡充滿成就感,沒房的看著高不可攀的房價急得團團轉,房價越高是否就代表人們擁有越多的財富?房子是人們的庇護所,是人們生活的落腳點,是人們遮風擋雨的地方,是人們棲息的港灣,它既是財富也不是財富。

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2008年美國因氾濫的次貸,過量的房屋供應引發流通性危機,之後金融機構瘋狂拋售又導致房價的大幅下跌,地產泡沫破裂所引發的2008次貸金融危機爆發正式爆發。當時中國地產業也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很多人認為中國地產也存在巨大的泡沫也隨時都有可能崩潰,但在後來國家4萬億流通性刺激政策下房價再次狂奔。

然而寬鬆貨幣政策會引起通貨膨脹率升高,加劇貨幣貶值。房產作為抵抗通貨膨脹的金融投資產品,在高通貨膨脹壓力下,財富的天平會嚴重倒向如銀行,地產開發商等高端群體加劇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致使社會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高房價將擠壓社會工薪階層的消費能力,不利於刺激社會消費導致全民儲蓄率高居不下,甚至可能因此引起社會矛盾激化。高房價雖然促了進房地產行業上行遊消費,同時也擠壓了其它社會領域消費。

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其實2008那時候我國地產就該見頂了,只是因為當時各地方上因氾濫的借貸債臺高築,房價一旦下跌後果將不堪設想,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讓它繼續裸奔。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13年前後地方債務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房產泡沫也到了瀕臨破滅的邊沿。為了防止過熱的地產破裂實現經濟軟著陸,信貸,稅收,土地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就此展開。

在經歷嚴厲調控後,房地產市場前期升溫的勢頭有所減緩,不少重點城市進入下降區間,一些城市的市場甚至陷入低迷。但房地產調控政策面臨的將是經濟下行的壓力,資產價格過快上漲或下跌都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據社科院發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資料預計:2020年重點城市住房市場總體先抑後穩,穩中有降,房價有望實現軟著陸,少數城市仍存在較快上漲或下跌的可能,短期的主流房價預期將由謹慎樂觀向有限悲觀轉變,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價不存在普漲的情況

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人民網也發表《機構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中稱:2020年市場供大於求,房價下跌概率加大,我國不缺房,房子不再是剛需

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高房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場經濟但對於一般的尋常百姓卻是弊大於利,在這種畸形到接近變態的高房價大環境下,人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創業冒險精神極大程度的限制了人們的想象力,人們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消費能力。人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又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精彩,而今卻變成了一切都在圍繞著高房子這個邪惡軸心在轉,永遠無法擺脫房子的束縛。

我國房價高歌猛進的前期坊間流行一個新詞叫"房奴",房奴的意思是買了房就成了奴,一輩子在為自己所買的房子,為開發商,為銀行打工而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去拼命,把自己的褲腰帶勒得緊緊的生怕有那麼一絲絲的鬆動流走一點一滴的油水個個成了水蛇腰。因此這個世界上又多了種天然綠色減肥方法,不吃藥,不抽脂,還不反彈。

沒房的就更絕了,為了向有房一族看齊,為了實現早日成為"房奴"的夢想,光是勒腰帶還不行頭上還得加上一道"緊箍咒"時刻提醒自己別放鬆牢記自己的終身使命成為有房一族,把每一分錢都穩穩的拽在手裡,存在銀行裡,把眼皮用牙籤撐開,把嘴巴用膠紙封上,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實現24小時連軸轉還不用吃飯。

房價高歌猛進的時代已成歷史


房價漲上天對於剛需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也沒有很大的實質性意義,他們不可能因為房價上漲而把自己唯一遮風擋雨的庇護所給賣掉去租房住,賣了還擔心買不回來,下跌時就更不甘心賣出,所以房價再高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都只是一種紙上財富,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馬雲曾經說:未來房子就如蘿蔔,我不知道他所說的蘿蔔到底是金蘿蔔還是白蘿蔔,但從當前趨勢和各大開發商打折甩賣的甩賣,資產剝離的剝離,轉型的轉型上看這的確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