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颂(《玉兰精神》)节选

——对玉兰的倾情歌赞

大地颂(《玉兰精神》)节选


玉兰是大地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她是属于大地和人民的。她自己就是大地,广袤、丰厚、辽远的大地;悠悠万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莽莽苍苍,牵古连今,滋养生命的大地。

每次进入东留善固,首先吸引我的便是东留善固这辽阔厚重的土地。传说西方的安泰只有脚踏大地才能产生无尽的力量,正是华北平原东留善固这块朴厚、燃烧的热土,塑造了玉兰倔强、刚毅、纯朴、勇于担当的性格,才产生了她“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精神首先是属于东留善固2300多百姓的,属于临西县30多万民众的, 属于燕赵大地8千多万人民的,属于中华大地13亿炎黄子孙的。这精神连接着伟大的土地,连接着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连接着土地上的每一粒沙,每一棵树,每一棵庄稼及每一棵庄稼的叶脉,连接着早晨村边树上的鸟鸣,晨起的鸡鸣,连接着牛的哞叫以及那赶车驱马的乡音。她是来自这生我、养我、关爱我、发展我的大地的。她是朴实、朴素的,她带着大地泥土的芳香;她是坚实、坚韧的,她曾运行于地心,她曾经过风和雨的洗礼,血与火的淬炼。这种精神是一种“气”的凝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种“气”来自于民族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传统,来自于纯朴、善良而真纯的民族文化心理。凡是以爱国求真为信念的人,大都是有这种精神;凡是有担当意识和宽厚人文关怀的人必然有这种精神。有了她,就会正道直行,就会一心为公,就会兢兢业业,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会无私忘我,就会把奉献作为生命的最大追求,从而彰显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

大地颂(《玉兰精神》)节选


第一次到东留善固首先感到的是它土地的生机。那是春意盎然的春季,葱绿的麦田已经把大地变得翠盈浑厚,远远望去,美丽的绿色和苍茫的天际连接、交融;道路两旁的树木,已长出肥茁的叶子,挺拔、坚韧,像忠于职守的哨兵;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不少的厂房和烟囱,告诉着我这里的变化,展示着时代的变迁和对未来的瞩望。整齐的街道和道路两旁许许多多的店铺,使我感到走入了一个和其他村庄不一样的世界,表达着它和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商品经济带给它的生机、艳美和活力。这里的土地每一个沙粒都应是自豪的,因它蕴藏着民族的变化和历史的沧桑,村庄的蜕变、欢欣和新生。她苍然浑厚,她承载日月,她滋生孕德。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吟诵学者刘再复《仁厚的地母,爱之神》中的一段话:“只要你负载着山海在阳光下与星光下运行,世上总有新的播种,新的耕耘。总有新的春笋从山野里崛起,新的稞麦与燕麦在田野里吐穗,新的马群和羊群在草野里奔闯。也总会有令人倾倒的新的歌,新的舞,新的大街与楼房,新的诗人、学人与将军。呵大地母亲,万物在你的怀里生,在你怀里寻求生机与繁荣。你孕育着‘生’,滋哺着‘生’,赞助着‘生’,展示着‘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我看见你生生不息的胸襟,就想起这古老的哲理,就想起你那无限量的大德,无限量的母爱。唯有给人以‘生’者,才有爱,才有真,才有美。大地母亲呵,我的仁厚而美丽的‘生’之神,我的仁厚而美丽的‘爱’之神”(刘再复《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106页)东留善固的土地就是这样不断孕育着新生、产生着爱、产生着美的土地。正是因为这样的土地才使我们的大平原上出现了令人敬仰、敬佩的玉兰,产生了带着大地之魂魄的“玉兰精神”。

来东留善固,必须要到村北看一看那片代表着一代人战天斗地精神的“玉兰纪念林”,这片树林从1956年开始,在吕玉兰的带领下,历经三年的时间,战胜了种种困难,克服了种种磨难而种成。望着、凝视着、抚摸着那木质坚硬的棵棵榆树,我似乎看到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壮举,看到大地上燃烧着的青春和热情,看到热火朝天、人人参战、披星戴月“愚公”们的身影。同时也听到了一代人爱国爱乡挚真生命的倾诉。这是生长在大地上的一片青春之林,一片理想之林、精神之林,同时她也凝聚在着大地孕生的真魂。在这块沉重的土地上,我真的感受到什么是沧海桑田的巨变,什么是生命激昂的奉献!感受到什么是大地逢春的火热,什么是万紫千红的激情燃烧!苍茫壮阔,浑天厚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到这里我想起古人“父者犹天,母者犹地”的话,这是古代《易经》中朴素的人伦体验。西方近代艺术中的“大地——女人体”的意象,同样是这种伦理背景下的产物。女人如大地般为人类做贡献,美丽而又悲怆。女性就是大地,人们充满着对她们的感激,天地化育、生命长传、乳养万世。台湾作家李乔指出:“万物是一体的。而大地、母亲、生命(子嗣)三者正形成了存在界连环无间的象征。往下看,母亲是生命的源头,而大地是母亲的本然;往上看,母亲是大地的化身,而生命是母亲的再生。”(转引自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我之所以想到这些,因为我想到了玉兰所领导的40多人的“妇女造林队”,想到了为了这片生命之林——风沙是东留善固的大害——玉兰为了植树大突击,曾经一连10天睡觉不脱鞋,头来不及梳、脸来不及洗,人们称她为“土地奶奶”的情景。
她和她的女子团队,用她们的风姿组成了一个时代最朴素、最壮观、最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和大地相连接、相交缠、相融合。凡成就大事,都要经过大痛苦、大悲凉、大考验。这绿色的长城,这根系扎于大地深处的树木,是东留善固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理想动力之源。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理想动力之源。因她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意志的象征。克劳塞潍茨指出:“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的作用。”(转引自骆郁廷《精神动力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对这片树林我始终怀有一种膜拜,因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壮美、豪迈的人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激情燃烧,感受到我们当下的事业之所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