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風“新基建”,充電樁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近期,國家層面多次提及“新基建”一詞,並提出大力推進七大新基建領域,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有業內人士認為,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後,充電樁市場或將再次站在風口。

充電樁建設滯後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之際,國內充電樁市場也曾掀起一波又一波建樁浪潮,但是,受充電樁行業回報週期較長以及資本對充電樁市場趨冷等因素影響,大多數充電樁企業都沒能熬到“春天”。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充電樁企業有300多家,但是到了2019年,已經有50%的企業倒閉或者退出這一行業,還有30%的充電樁企業在掙扎度日。

借風“新基建”,充電樁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此外,從目前國內充電樁的保有量來看,還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內充電基礎設施達到121.9萬臺,較2018年年底增加了50萬臺。雖然國內充電樁數量在迅速增長,但是樁車比(充電樁數量/充電車輛)並不高。公安部此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目前樁車比約為1∶3,與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樁車比1∶1的目標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除了充電樁數量不足外,國內充電樁市場還存在利用率低和分佈不平衡等問題。一位充電樁業內人士對《電動大咖》表示:“雖然目前國內公共充電樁數量確實不少,但是很多充電樁的利用率還不到5%,北京、上海更是低至1.3%。”


對此,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在建設充電樁時,很多企業考慮的不是把樁建到最需要的地方,而是先把樁建起來再說。趕著財政補貼的窗口,只要建一個充電樁就可以拿到一個充電樁的補貼,至於建在哪裡、效益如何反倒成了其次。”

借風“新基建”,充電樁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圖片來源前瞻網


在充電樁佈局方面,目前充電樁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或者城市。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等10個省份佔據著全國公共充電樁74%的資源,其中江蘇省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65827臺,位列全國第一。


業內人士告訴《電動大咖》:“之所以目前國內充電樁佈局不均衡,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汽車還未在全國全面推廣的影響,當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限購限行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杭州等。”


充電樁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受前期投入巨大、規模效應欠佳、回報週期長、盈利難、用戶使用體驗欠佳、建樁困難等因素影響,目前資本市場對充電樁行業不再狂熱。不過伴隨著“新基建”的到來,充電樁市場有可能再被激活。

借風“新基建”,充電樁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就在新能源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領域後,充電樁行業頭部企業之一的特來電對外宣稱,已經獲得總金額為13.5億元的A輪投資,且資金已經全部到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領投特來電的企業為國調基金、國新資本、鼎暉投資等企業。

不久,動力電池市場的巨頭寧德時代宣佈與福建百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不僅包括新能源科技、電池科技,還有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等,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將從動力電池領域跨界到充電樁領域。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新基建概念比較火熱,但是關於新基建的具體政策還沒有落實。目前,大多數充電樁企業還處在觀望狀態。普天新能源北京市場負責人丁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充電樁相關的扶持政策,我不是很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