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睹象洞巾幗們的風采。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醫護人員--肖添花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肖添花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打響的那一刻起,便帶領團隊始終堅守在防控第一線,精心設計每個防控流程,反覆到現場查看、實際操作,諮詢一線醫護人員的意見,一遍遍修改,在發熱門診開診前完成了對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流程制定,並對醫護人員進行了點對點面對面的培訓,使大家在上崗前熟悉掌握了診療過程中的消毒隔離知識及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從空氣環境和物體表面消毒,到醫療廢物處置,從醫務人員防護到患者化驗、DR檢查流程管理,每一個重點區域,每一個重點環節都有章可循,落實到位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構築起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她不顧個人安危,參加省際高速巖前點值守25天,日夜堅守在戰“疫”一線,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防止疫情輸入築牢我縣疫情"防火牆”作出了ー一定貢獻。

自從阻擊新冠肺炎以來,她以院為家,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一位母親,由於疫情防控責任重大,更多時候無瑕顧及家庭;作為一名護士,她是患者的天使,患者需要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面前,她挺在了最前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責任。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醫護人員--朱秋英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朱秋英同志是象洞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科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勇敢逆行,參加省際高速巖前防控檢測點值班值守,發揚不怕艱險迎難而上的無畏精神,守衛在省際高速巖前防空檢測點,嚴格落實體溫檢測措施,與隊員們一起對7017輛入閩來武車輛,16577名乘客實施體溫檢測,勸返或引導湖北籍車14輛,湖北籍乘客85人。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作為突擊隊員,她一直奮戰在防控疫情最前沿,不顧個人安危,直面病毒,參加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值班值守工作,築牢數道防火線。

2月16日,象洞鎮新崗村何某在江西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根據防控方案要求對何某九名密切接觸者及其家庭成員共42人開展醫學觀察和健康管理,為防止疫情擴散,作出了貢獻。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教師--鍾文蘭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鍾文蘭同志,小學一級教師,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她忠誠於教育事業,始終以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徳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作為一名老教師,她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服從分配,和年輕教師一起探討工作,教書育人。她認真學習新教學大綱,以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工作。她學而不厭,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對自己充電,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多年來的教學積累,讓她的教學自成一家,自有風格,所以在教學業績上也很顯著。作為教師,她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著力注重師徳教育。教育教學中,她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體諒學生的疾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學和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她愛學生,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曾用愛心,去揚起學生心海的風帆。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教師--邱秋芳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邱秋芳,象洞中學教師,自工作以來,她始終堅信“沒有差生,只有差異,憑良心教育”的教育宗旨,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來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小過失,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每一個班裡都會有一些調皮搗蛋、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他們常常會遭到冷漠甚至厭惡。但是在她看來,無微不至的關懷似乎比諷刺和挖苦更能令他們進步,所以她經常用鼓勵和表揚代替了隨意的責備和批評,用談心和交流幫助學生重拾對學習的信心。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在班主任工作期間,她能夠及時的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上有困難就給予幫助,學習上有困難就給予指導。由於她的耐心教育和真心付出,漸漸地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近了,學生對她的信任度也越來越高,她與學生之間把握著度的同時,生活上更是他們的朋友。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教師--黃秀華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黃秀華,象洞中心幼兒園副園長兼保教主任,2014年7月畢業於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5年8月,她決定紮根於農村教學,為象洞的幼教事業努力奮鬥。作為一名平凡的幼兒園教師,她沒有做人的業績,沒有顯耀的事蹟。而她把全身心的愛播灑在每一位幼兒的心田,讓孩子們在愛的沃土裡茁壯的成長。她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幼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工作中勤動懇懇,任勞任怨,對幼兒教育痴心執著,甘於奉獻,一直默默耕耘在鄉村幼兒教育的土地上。每天起早貪黑,以校為家,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打造具有特色的象洞中心幼兒園。如今校園煥然一新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她熱愛學習,善於積累,積極主動參加教研活動,培訓學習,外出學習,努力提高自身育人素質。以《指南》精神為準繩,認真設計每一節教學活動。注重對幼兒的隨機教育。

她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始終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盡心、耐心、細心。從給孩子穿衣、吃飯、睡覺、喂藥,到排隊、做操、繪畫、唱歌跳舞、做手工、換洗衣褲,她每天如此,無怨無悔。她積極主動與家長交流溝通,贏得了家長的理解支持,深受孩子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和領導的讚賞。

是的,甘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她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悔的人生。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她集體--沾陽村巾幗志願服務隊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象洞鎮沾陽村有一支特殊的“服務隊伍”,那就是--沾陽村巾幗志願服務隊。此巾幗志願服務隊伍成立於2017年9月,目前已有成員26人,她們充分發揚“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積極開展各項公益活動,以志願服務為著力點,為沾陽村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積極奔走,帶上防疫小喇叭,入戶發宣傳資料、發防護口罩、宣傳防疫小知識;她們參與文明創建,帶著移風易俗、電信詐騙、掃黑除惡、平安建設等各類宣傳資料走街入戶;她們參與環境整治,無論是背街小巷環境衛生整治還是象洞溪流域護河行動的開展,紅馬甲始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擅長用各類文藝表演展示自我,舞蹈、小品、三句半、竹板歌等信手拈來,2018年她們在全縣宣傳十九大“小蜜蜂”宣講活動中榮獲第三名;她們像冬日裡的暖陽,為困難家庭、孤寡老人帶去溫暖,為留守兒童帶去希望。

奉獻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信念,沾陽村巾幗志願服務隊一如既往地堅持著她們的信念,爭做文明新風的傳播者,爭當公益服務的踐行者。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最美她集體--聯坊村婦聯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為進一步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新冠肺炎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聯坊村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組建了“紅色娘子軍防疫宣講團”,通過發放防疫資料、入戶宣講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防疫政策和防範知識,為居家群眾帶去了各類防疫信息,成為一道疫情防控的“移動風景線”。

巾幗追夢人 花開新時代——象洞鎮最美的“她”先進事蹟展播(三)

為營造一個整潔乾淨的衛生環境,聯坊村婦女聯合會成員化身志願者,她們每個月至少開展一次村莊衛生大掃除。三年來,她們用實際行動讓周邊村民感受到了乾淨的環境與大家的參與是分不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導了周邊村民增強愛護環境的意識。自2012年聯坊村文藝隊成立以來,聯坊村婦女們先後在村、鎮、縣登臺表演40餘場,以舞龍、舞蹈、小品、唱歌等形式,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歡慶節假日,歌頌美好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娛樂活動,還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