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1、 阿賈克斯的整個職業化進程從1965年到1974年世界盃決賽為之持續了9年時間完成,從默默無門走向了至今為世人所稱道。

2、 克魯伊夫認為,阿賈克斯完成突破走向成功的關鍵是天賦、技術和紀律的結合,踢球是一個犯錯誤的過程,但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3、 1966年完成國家隊首秀,以及之後第一場歐洲盃比賽。米歇爾斯會單獨和他指導團隊運作上的思考,之後他也將其用於指導範巴斯滕和瓜迪奧拉。

4、 1967年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賽中因為對裁判不滿而把球踢往裁判面部,使得他被罰出場並且國家隊禁賽一年,這也引發了球員在比賽中抗議權力的相關討論。

5、 歐冠4-0戰勝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之一利物浦讓克魯伊夫和阿賈克斯知道了自己在技術上的優勢,米歇爾斯的訓練起到了效果,雖然下一輪就被淘汰了,球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6、 之後一年阿賈克斯憾負皇馬;1969年歐冠決賽1-4輸給了米蘭,當時米歇爾斯買來了多名新援,包括打自由人的瓦索維奇;1971-73歐冠三連冠;他提倡美麗足球,用腦子踢球,永遠在最恰當的時機去到最合適的地方。

7、 1974年世界盃對巴西的比賽,荷蘭用了30分鐘意識到他們是技術更好的一方;克魯伊夫更看重獎牌和榮譽背後的東西,把獎牌給他孫子當玩具玩。

8、 克魯伊夫認為提升的過程比球員這個身份更值得銘記,71年歐冠決賽對帕納辛奈科斯時的壓迫做得並不是很好,而他們在72年決賽對國米才算踢出了更好的全攻全守。

9、 克魯伊夫的岳父叫Cor Coster,充當了他的經紀人角色,對於當時除了足球啥都不懂的克魯伊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後Cor Coster於2008年去世。他教會了克魯伊夫關於社會的觀念。克魯伊夫認為,經紀人應該不僅關注球員的利益,也應該關注球隊的利益。

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克魯伊夫和他的岳父Cor Coster

10、 克魯伊夫認為諸如皇馬、巴薩、米蘭雙雄這類球隊的球員身上刻著球隊的DNA,但英超球隊卻沒有在這類球員發展的環節做得很好,只是在燒錢。

11、 1971年奪得歐冠冠軍後,米歇爾斯離隊,科瓦奇接任,但他並不那麼強調紀律。即使在1972年衛冕歐冠後,矛盾已經出現了,科瓦奇強調球員的自我發展,但他自己做得並不好。阿賈克斯球員之間不同的想法太多,相互之間的關係疏遠了,他們中的部分人並不理解他們被要求去做的事情,或者說拒絕承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克魯伊夫離隊了。

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Kovac和克魯伊夫(科瓦奇經常被認為其實是無為而治)

12、 當時克魯伊夫剛續約7年,他認為科瓦奇治下的阿賈克斯情況愈加糟糕。1973-74賽季開始前科瓦奇離隊,喬治-科諾貝爾接任,但球隊已經出現了問題。球員們投票選舉隊長,他們認為克魯伊夫過於以自我為中心,選擇了Piet Keizer,克魯伊夫當即要求離隊。

13、 克魯伊夫對阿賈克斯董事會不給球員們發獎金而不滿,包括在推動荷蘭職業足球運動員公會上起到的作用,他認為這些造成了投票事件,導致了他離隊。

14、 此時的巴薩開始吸引國外球員,米歇爾斯也在兩年前去了那裡,諸多巧合讓他認為巴薩是個合適的歸宿,工資也高(荷蘭需要交72%的稅,而在巴塞羅那隻需要交30-35%),而且還能和皇馬這樣的強敵對抗。克魯伊夫對阿賈克斯只給他那一直兢兢業業給俱樂部努力工作的母親安排了一個水池邊上的很劣等的座位很不滿。

15、 1968年克魯伊夫和Danny結婚,之後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更多考慮到金錢利益,更關注獎金等(自己多加一句:外界關於克魯伊夫本來就比較貪錢這一點的傳聞一直不少)。

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16、 1970和1972年頭兩個孩子Chantal和Susila出生。荷蘭足協和克魯伊夫之間不和,克魯伊夫一度威脅退出國家隊。1973年9月5日在一場對Cercle Brugge的友誼賽中完成了巴薩首秀,帽子戲法;10月28日對格拉納達的主場比賽中完成西甲聯賽首秀,梅開二度,最終以8分優勢拿下十四年來首個聯賽冠軍;1974年2月9日,兒子Jordi出生;巴薩5-0戰勝皇馬,這場比賽中米歇爾斯讓克魯伊夫適當後撤,這樣可以為其他人更好地創造空間(米歇爾斯的一個朋友是當時皇馬中後衛,昨天剛去世的貝尼託的鄰居,貝尼託經常去他家裡,使得米歇爾斯知道了皇馬準備打區域防守而不是人盯人,這樣一來克魯伊夫回撤後就更為自如)。

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克魯伊夫自傳《我的轉身》簡譯(第二章)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