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我或許是同齡人中為數不多戶口不在西鎮卻生於斯,長於斯,整個童年及少年時期都混跡於斯的孩子。我的小學在嘉祥路,中學在24中。

屈指算來離開西鎮已經十多年了,其間偶爾回去也是匆匆忙忙,行車經過時也沒有停下來認認真真看看那些熟悉的街道與院落。久遠的記憶開始還是流露著泛黃的痕跡,慢慢的感覺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回憶漸漸被渲染上了當年的色彩,一張張久遠的臉鮮活生動起來。儘管經歷過的每天都是完整不缺的,可能夠記住的卻只是些點點滴滴。一首歌、一句詩、一棵樹、一隻鳥,甚至一張小卡片、一小塊麥芽糖……

西鎮正面臨著一次大的改造,有些東西改掉了就永遠不會恢復原狀,隨著推土機的轟鳴聲,我們的童年的回憶也會隨著新的建築材料砌進別樣的高牆。。。。。。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天氣不錯,特意到母校的舊址看了看,發現正在搞基建。問了一下對面站著聊天的老大爺,他說這學校幾年前就沒了,現在好像要被24中借用,呵,原來我曾經的小學正在變成曾經的中學。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青島嘉祥路小學,這幾個字仍依稀可見,是啊,與城武路小學與濮縣路小學相比,在這個學校完成歷史史命為止,沒有被改掉原來的名字,使得我還能夠真實的看到她原來大概的樣子。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這是嘉祥路小學對面的一個小巷子,巷子裡住著我許多同學,有同班的,同級的,也有既不同班也不同級的,我們都是在西鎮玩大的孩子。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像這樣的門樓,現在已經不太多了,記得當時門樓邊牆根下,到上學放學的時候,總會有人蹲在那裡買些孩子們喜歡的小玩藝。吃的有:糖瓜、糖稀、軟棗、杏幹......好玩的有:沙布袋、毯子、彈弓......還有五分錢轉一轉的東西。

呵,想起來就好笑,大人真會騙小孩呀。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一個人走在老城區的石階路上,許久沒有的百感交集油然而升。當用語言無法述說情緒、用文字無力描繪感懷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用相機拍下這古舊的畫面。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配上點音樂?或許能把舊城市景緻中深蘊的藝術感染力發揮到極致。又或者僅用凝重的油畫來靜靜表現一下這種殘垣斷壁的淒涼美麗,許是能更好的將“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刻劃得淋漓盡致?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我不是畫家,不是音樂家,也不是攝影師,即使偶爾喜歡寫寫字,也實在連半個文人也算不上。可我喜歡用腳步去丈量這些老路,用眼睛觀察老建築今天的晚景並想像著這些舊景緻幾十年乃至百餘年前那曾經的輝煌。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這些舊居與老石階路,就像風燭殘年的老人,在他的臉上,你能閱讀到故事,能考究到歷史,也能找尋到人情味。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那些舊居與老路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消失在新城市改造的洪流中。每天經過時我也都會貪婪的注視它們。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我妄想著將老路與舊城景緻盡收眼底、記在心裡並且不忘記。就算是殘舊的樣子,對我而言也是種珍貴的記憶。

西鎮,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字眼!

再好好看看這條即將消失的街道,小時候我無數次從這裡走過。

念舊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態,念舊的人註定要傷心哭泣,有時或許會有幾分難以自撥的痛苦。可失去的依舊不能再來,生活又總是在繼續往前走著。

  人生裡有些遺憾必須要有,輕鬆對待也好,沉重揹負也罷,該來的早晚會來,該去的終究攔不住。如同我們喜憂參半的童年。

我愛我家,我愛西鎮。

【編者按】本文由網友“隱逸桃源”2007年3月21日發表於青島論壇,現重新編輯整理,記錄下了西鎮改造前的珍貴影像資料,表達了作者對故土的熱愛之情及童年的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