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大城市的一套房,39平米

隨著城市化發展,流動人口這一概念也受到了更多關注。

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的縣、市,以工作、生活為目的異地居住的成年育齡人員。與遷移不同的是,雖然也分常住流動人口和短期流動人口,但這種移動並不是永久變更居住地。

對於大多數流動人口來說,租房的比例還是高於購買。畢竟1998年我國商品房均價不過每平米2062元,到了2018年已經變成了每平米8736元,上漲了3.2倍。這還僅僅只是平均值,一二線房價的漲幅更加可觀。

租金與房價有著微妙的關係,主要表現在房價漲租金漲,房價跌租金可不一定跟著滑落。

上漲的租金意味著生活成本更高,自然也就擠壓了其他的消費慾望。從前還能看場演唱會,但當押一付三的房租一下吃掉你積攢幾個月的工資,怕是吃外賣都要猶豫幾分。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房價越高,一般來說收入也會越高,家庭月總收入越高,買房的幾率也就越大,收入水平對留居意願有著正向影響。

而且在中國,住房從來也不是那堆鋼筋混凝土本身,而是附著了城市公共服務的產品。

大城市與小城市

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是不同的兩種選擇。

除了都叫城市,看起來都差不多外,裡面的生態和結構,已經完全不同。

曾經有科學分析,假如螞蟻突然變成大象的體型,那麼它的呼吸器官和腿結構也必須隨之進化,否則根本無法負荷呼吸和行走。

城市變大也是同樣的道理,幾十萬、幾百萬和上千萬人口量級的城市,整體的結構已經是天差地別。

我,買大城市的一套房,39平米

首先,在人才上,大城市不僅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強,留住人才的能力也更強。

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拼命想擠進大城市,而在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排名裡,沒有小城市的身影。

現在,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有人的地方才有未來。在人數上,小城市就已經處於下風。

其次,在產業方面,最高薪的工作、最尖端的科技、最前沿的產業,都只會在大城市的土壤裡誕生。

要知道,人們之所以背井離鄉,在擁擠高壓的大城市打拼,就是看重了這裡的高薪機會,和改變命運的可能。

最後,在資金上,大城市的資金實力,也毋庸置疑地遠超小城市,這也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

可以說,從人才、產業和資金的角度上看,大城市的優勢,是客觀存在的。

但一些經濟體量沒那麼大的中小城市也絕非單一和無趣的,它們分別與不同層次需求的年輕人達成了生活的共識。

部分小城市不光在收入上不乏亮點,消費體驗指數之高也出人意料,比如佛山、嘉興和寧波的人均購物中心建築面積佔地比甚至要高於上海。這種來自於生活品質的保證,也讓一部分年輕人看到了小城市的魅力。

城市氛圍方面,追求自律與成長的年輕人在一些小城市也能找到歸屬。數據顯示,四線城市人均每週運動次數超過一線城市,小城市的運動熱情可見一斑。許多小城市也十分看重自我價值的提升,比如兩廣地區的小城市在線上學習與閱讀上投入了大量時間。

這些數字其實都在說明一個問題:雖然經濟體量與城市發展指數在一定程度上掛鉤,但這並非唯一的衡量指標,小城市也有自己的迷人之處。

讓夢想照進現實

雖然大小城市發展各有不同,但發展的結果還是要靠自己奮鬥。

之前在一個群裡認識了欣欣,一直在上海打拼,後來經歷一次職務變動後,就去了杭州。

在社保交滿一年後,欣欣有了在杭州落戶買房的念頭。

看了幾套房子,發現兩百萬以下的、城區四五十平的房子,首付八十萬,月供七八千,還是有盼頭可以買到的。

於是,她開啟了拼命攢錢之旅。

每個月工資一到賬,她就先把固定要存的錢留出來,只花剩餘的錢。

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飯,早上蒸點紅薯,煮個雞蛋,榨杯豆漿。中午自己帶葷素搭配的便當,晚上買點水果,煮一把意大利麵。週末也會改善伙食,買幾根筒骨和玉米煲湯,一個人可以吃好幾頓。

從來不買貴婦化妝品,皮膚卻好得驚人,因為她總是早睡早起。她知道超市的熟食晚上7點之後半價,也知道麵包房會把前一天剩的麵包捆起來打折賣。網上買了一套理髮工具,每個月自己修剪劉海和髮尾。

業餘時間喜歡不花錢的娛樂活動,要麼沿著公園跑步,要麼去圖書館看書充電,為了省錢拒絕了許多無效社交。她的一些同事,曾在背地裡說她摳門到極致,不知怎麼傳到了她耳朵裡。

她卻特別雲淡風輕地說,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她。因為她這幾年工資、副業收入、被動收入攢的錢,夠付得起房子首付了。

我,買大城市的一套房,39平米

而那些背地裡嘲笑她的精緻女生們,還過著外表光鮮、存款為0的生活。

短暫的快樂,會讓快樂之後的生活更加空虛。而努力存錢,才能擁有隨時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底氣,帶來持續長久的幸福感。

一開始的節省是為了之後的美好生活,每一個奮鬥中的年輕人都可以為我們的統計數據做出一點貢獻。

2019年7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了39m²,距離2016年上一次公佈的36.6m²增加不少。發達國家人均住房面積大概是40m²,我們已經快趕上了。

雙向選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城市生活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除了城市高速發展需要留住人才外,人也在選擇城市留居。

互聯網的高度發達,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在哪個城市打拼、生活的主動權。而當新生活的理念變得更加健康、多元和有趣之後,不同城市儘管性格各異,但同樣也可以充滿“青春和活力”。

隨著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提升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城市“性價比”成為許多人才不得不關心的話題。

我,買大城市的一套房,39平米

據統計局數字,截止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比上年減少了0.6萬人,上海則減少了0.5萬人。而同期杭州、成都、重慶、西安等二線城市人口增量都在十萬以上。

同一時間,租房市場也呈現此消彼長的趨勢。據貝殼租房網數字,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租房市場成交總量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了23.65%、22.83%、16.98%;成都、杭州、南京、武漢、重慶的租房市場成交總量則較上年分別增長了5.59%、5.15%、5.16%、13.39%、51.20%。

這意味著青壯年人口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遷移是真實發生的現象。

如此一來,逃離北上廣還是留在不同城市打拼,其實都是在更多優質的選擇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