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線上,內訓師如何清晰地呈現課程結構?

​任何地方的職場成長,任何具體工作的完成,都需要能力的支撐。

遠程、線上,內訓師如何清晰地呈現課程結構?

課件製作,需要的不只是運用工具的能力

對於絕大多數內訓師而言,做好內部培訓工作,有兩大能力不可或缺 ,一是製作出好課件的能力,二是講授的能力。

基本上,已經在內訓師這個崗位的人員,大多都已經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上課製作課件,表面上只是製作 PPT,實際上要求內訓師具備經驗萃取能力、素材配置能力、邏輯框架組建能力,這些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外部看來,很大程度體現為課件製作能力

所以,想要課程最終呈現好的效果,以上這些能力培養不可或缺。


課程呈現,邏輯結構比畫面效果更重要

在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中,很多人很容易陷入瑣碎的細枝末葉,而忽視了整體的邏輯框架,只見“樹葉”,不見“樹幹”;只見“血肉”(素材),不見“骨架”(框架結構)。

課程設計無“框架”而不立,所以課程首先要做到“架構為先”,內訓師在設計課程邏輯框架時, 對主題和內容的把控尤為關鍵,其實無論是怎樣的培訓主題,都離不開這三個中心:

  • 是什麼?
  • 為什麼?
  • 怎麼做?

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在落地時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也給人帶來一些“混亂”的感受,缺了什麼漏了什麼,經常是後知後覺,今天在這裡也給大家分享一個課程框架設計方法——金字塔結構設計(注:這一結構設計原理思路參考自某銀行的劉斌老師)。

  • 在課程設計的金字塔結構中,首先定義課程的中心論點,然後再分解出支撐中心論點的各個並列的分論點
  • 各分論點之間呈現的邏輯關係一般來講有三種常見的邏輯表現形式:
    並列關係、先後關係和遞進關係
  • 分論點之下,有支撐分論點的子論點,起到有效補充分論點的作用,並支撐分論點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 子論點之下,支撐子論點的便是論據,為子論點提供事實和道理,並最終證明子論點的正確性;
  • 論據,依據其本身的性質和特徵,可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類。

根據以上這一結構原理,若課程的培訓主題為《小企業客戶經理入門》,對應的課程邏輯框架可呈現如圖:

遠程、線上,內訓師如何清晰地呈現課程結構?

  • 從以上構架就可以梳理出,該課程章節整體分三章;
  • 每個章節又各自再設置小節(3-3-2);
  • 為了更好地完成每個章節的教學工作,在每個小節下面需要匹配充足的論據,起到支撐和豐富教學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將手頭已有的素材、案例材料、經驗等分類補充,不至於雜亂無章。

內訓師隊伍建設,有教練事半功倍

一般而言,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內訓師隊伍強大 ,整個公司都不會差到哪裡去,經驗和轉化輸出能力,是企業是很寶貴的資源,近期對內訓師的要求,跟過往相比還多了線上課程製作、線上授課的要求。

遠程、線上,內訓師如何清晰地呈現課程結構?

唯斯特近段時間一直結合自身研發隊伍的優勢和疫情的特殊狀況,開發出一系列線上課程和相關訓練營,並且已經在深圳多家銀行落地 ,比如,《銀行內訓師線上課程製作能力訓練營》就是其中一項,課程主咖不僅有在銀行有二十餘年的強大顧問,也有在全國拿過各項微課製作獎項、企業講師經驗達21年之久的教練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