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

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死也要死得其時,死得其所。

自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每天都有太多的悲愴故事在上演,醫護人員作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據報道,截止目前,因公犧牲已達10餘人,他們最年輕的才28歲,最年長的也才62歲, 有些生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倒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線上。

2月20日21時50分,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而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惡化去世,享年29歲。因疫情而推遲婚期的他,他的未婚妻再也無法與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


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2月18日上午10:30左右,當殯葬車載著武漢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專家劉智明遠去時,他的妻子追著殯葬車淒厲的哭喊,聲聲慟人心扉,從此,天人永隔。他是武漢第一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死的院長,享年51歲。

2月 14日,武漢市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護士柳帆,,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病逝,她是退休又繼續返聘,並作戰在一線,一輩子勤勤懇懇,還未享受含飴弄孫之樂而亡,享年58歲。

2月10日,長葛市董村鎮新王莊村村醫王土成,連續多日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因勞累過度,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離世,生命永遠定格在37歲。


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去世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 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而亡,享年34歲。他是武漢疫情最早的吹哨人之一,因在同學群裡發出疫情警示而遭到訓戒,。

2月7日凌晨,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徐輝: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擔任防治指揮部副組長和工作小組組長,在連續奮戰18天后,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不幸殉職,享年51歲。

2月3日,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宋英傑,從大年初一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團隊,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3日零點值班結束,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享年28歲。

1月25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 醫生梁武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不幸去世,享年62歲。

25日大年初一,福建浦城縣仙陽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毛樣紅主動請纓,在高速檢查站為過往車輛乘員檢測體溫。被一司機誤將油門當剎車撞倒,經搶救無效死亡,年齡未知。

1月23日,江蘇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姜繼軍醫生在查房後奔赴發熱門診的時候,因呼吸心跳驟停不幸離世,年齡未知。

從以上因公殉職的10名醫務人員來看,其中,1個是意外死亡,4個是因為勞累過度死亡,而5則是感染新冠肺炎而亡。如果算上其他因為疫情而過勞死的人員,這個人數至少還要翻1倍以上。

何謂過勞死呢?過勞死是指勞累過度導致死亡,最早出現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期。


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過勞死不僅對於職工個人或是職工家庭來說是一種災難;對於國家來說,更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對於高級知識分子的醫生而言,更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如果說感染新冠肺炎是防不勝防,但勞累過死則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同樣,勞累過度,抵抗力下降,也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幾率。

人體就像一個彈簧,勞累就是外力。

鍾南山院士,第一時間呼籲要安排一線醫務人員輪休。

無獨有偶,國家衛健委醫政管理司副司長焦雅輝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態:“讓我們的醫護人員能夠有一個科學的工作時長,讓他們有合理的工作負荷,然後他們就可以進行輪替,這樣就能真正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請注意,我們的焦副司長,她說的是科學的工作時長,合理的工作負荷。

何謂科學的工作時長,合理的工作負荷呢?


抗擊疫情,拒絕過勞死,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工作負荷是指單位時間內人體承受的工作量。分為體力工作負荷和心理工作負荷兩類。人們把個體在正常環境中連續工作8小時且不發生過度疲勞的最大工作負荷值,稱為最大可接受工作負荷水平,考慮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極高心理壓力狀態下,醫護人員的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該超過8小時。工作負荷與人的工作績效之間存在倒U型關係,即當工作負荷較低或較高時,人的工作績效均較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中國古人的智慧,而現代的人體工效學,提倡的科學工作時長一般6-8小時,最長不要超過10小時,超過此工作時長的話,打破了人體內各個器官所固有的生理節律,就會超出人體的承受極限。

三國中,劉備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為了還劉備的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一心匡正漢室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中國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精神信仰不能丟。而合理的休息與鞠躬盡瘁並不相違背,合理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儲備能量,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允許的話,希望能為前線的醫務人員,按每6個小時安排一個班,讓醫務人員更好地休息,然後更好地與病魔作鬥爭,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時代需要英雄,但英雄不該以這樣的方式落幕。真心希望不要再出現一位因過勞而犧牲的英雄。

致敬每位英雄,願死者安息,生者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