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的金鑰匙:學會變通,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作者/黎顧百年


社交中的金鑰匙:學會變通,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變通


變通!變通!只有變,才能通。

都說通則暢,暢則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大家都知道,甚至連一個剛會爬行的嬰兒都明白。

前行的路不通,但是目標物就在我們的前面不遠處,我們繞過去,就能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這就是變通,而非要撞上去,就是不懂得變通,最後什麼也得不到。一成不變只能是不通,不通則痛。

社交中的金鑰匙:學會變通,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伯樂相馬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是伯樂的兒子,想要繼承父親的職業,做一個好的相馬師,讓人們都記住自己。伯樂的兒子就問自己的父親:“什麼樣的馬才是好馬呢?千里馬有什麼樣的特徵呢?”伯樂就很認真的告訴自己的兒子:“想要學會相馬,就要學會觀察馬的樣貌,從馬的樣貌上分析出這匹馬是不是千里馬。”伯樂的兒子回答道:“那還不容易嗎?”伯樂嚴肅地告訴兒子:“世上沒有什麼是容易的事,都要經過學習,才能做得更好。”伯樂的兒子不以為然。

社交中的金鑰匙:學會變通,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漫畫


有一天,伯樂不在家,伯樂的兒子就拿著父親寫的《相馬經》去外面尋找千里馬。他按照《相馬經》上面的描述:“千里馬的主要特徵就是高高的腦門,大大的眼睛,而且馬蹄子就像是摞起來的酒麴塊兒(制大麴酒的時候用大麥等粉碎物壓成塊以後自然發酵的酒麴,它在發酵中生長很多麴菌和酵母菌 )一般。”按照這個《相馬經》上說的,伯樂的兒子在外面找啊找,突然發現一隻癩蛤蟆,於是他興高采烈地跑回家並告訴伯樂說:“千里馬很好找的,你看我找到了,跟《相馬經》上說的不相上下,高高的腦門和大大的眼鏡,就是蹄子不太像摞起來的酒麴塊兒罷了。”伯樂看到後又好笑又生氣,只好說:“只可惜這種馬只愛跳,不能騎啊!”

這個小故事就是諷刺那些照本宣科、缺乏機動靈活反應的人,這種不知道變通的人,自然找不到規律的所在,所辦的事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但是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中,我們所遇到的事情,因為不斷的變化而變得錯綜複雜,甚至是一日萬變。因此從我們自己的角度而言,想要很好地適應現在的社會,我們就應該學會變通,而不能因為因循守舊、不知變通而成為時代的棄兒。


社交中的金鑰匙:學會變通,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赫拉克利特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一個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們身邊的所有的事物每時每秒都在變化,時過境遷,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之中,因此我們不能重走過去的老路。作為一個智者要學會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根據身邊不同的場合,身邊不同的情景的變化,來做出不同的應變方式,而愚者不知變通,一條道走到黑,真的是任你千變萬化,我自依然如故。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事件中,不論是說話做事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伺機而動。還要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考慮一下人的身份背景,事的輕重緩急,以期用不同的交往方式,不同的說話語氣來完成不同的對話,這才是最明智的一種選擇,如果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一味地用一種方式去解決所有的事情,用一種語氣去和不同的人溝通,那麼結局往往會不如人意,甚至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