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的柳珍(一個弱智母親的感人故事)


借米的柳珍(一個弱智母親的感人故事)

網絡圖片

柳珍是奶奶孃家的遠房親戚,她智力不是很好,講話含混不清,半天只能聽到“呃呃呃……”丈夫也不聰明,但有一身蠻力氣,村裡人有背木、砍樹之類的重活,都會叫他。


嫁過來之後,柳珍生了兩個兒子,都是智力正常,身體健康的小孩。鄉鄰對她的評價也發生了變化:別看柳珍傻,倒是生了兩個好兒子哩。


那個時候,村裡已經實行了包產到戶,但柳珍他們家田地少,加之肥料不夠,產量低,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常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


奶奶是窮苦人家出身,她樂善好施,慈悲待人,對遠房親戚柳珍更是關愛有加。


每年小滿以後,柳珍就成了奶奶家的常客,幫奶奶去菜園裡除草,收黃豆,摘花生,中午在奶奶家喝油茶(苗族人的中餐),末了,吃完晚飯再回家。


後來,奶奶年紀大了,不種黃豆和花生,菜也種的很少。但她中午還是愛喝油茶,無奈老眼昏花,做出來的味道也大不如從前。


每天中午,只要家裡打了油茶,媽媽就一定會讓我們去請奶奶過來喝。


柳珍也從奶奶家的常客,變成了我們家的常客。


奶奶常說,千日待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外公外婆的家教也很好,在他們的教導和影響下,媽媽自己省吃儉用,對待客人總是熱情大方。


柳珍也很勤快,只要看到有事做,從來都不偷懶。遇到收黃豆、摘花生的季節,她總是要幫我們做到天黑為止。


媽媽總會熱情地留她吃晚飯,她也會欣然答應。


晚飯過後,天麻麻黑了,臨走前,她靦腆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袋子,有點難為情地,用含混不清的話語,向媽媽比劃,意思是借一點米給她,回去給兩個兒子煮飯吃。


每一次,媽媽都會答應她,也從不問歸期。


拿到米以後,柳珍都會快步離開,一路小跑回家。


那漆黑的屋簷下,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那個時候,家裡也不富裕,但是爸媽承包了兵鋪灣的所有田,起早貪黑地做事,糧食還是夠吃的。


有一次,媽媽問柳珍:“你男人呢,他不管家裡的孩子?”


“他幫別人做事,掙了錢,一個人去館子裡大吃一頓,錢花完了,就回家了。孩子根本就不管。”好多年,我終於聽清了柳珍說的一句話,女人在控訴男人的時候,語言的能力也空前的提升了。


就這樣,跌跌撞撞中,柳珍的兩個兒子長大了。


後來,我外出讀書,對她們的情況知之甚少。


再後來,聽說柳珍病逝,沒過多久,她丈夫也走了。


兩個孩子成了孤兒,所幸他們已經長大。


大兒子幾年後娶妻生子,小兒子也外出打工,吃不飽飯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很多年以後,每次提到母愛,我總是想起,那麻麻黑的夜空,柳珍艱難地從口袋裡拿出袋子,向我們借米的情景。


不知道,她的兩個兒子,每年清明節是不是也給她掃墓,在墳塋前點三根香,盛一碗飯,告訴她:“媽,您放心,現在我們不會餓肚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