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詩云“路上行人慾斷魂”,誰不是路上行人,誰又沒有欲斷魂過


杜牧詩云“路上行人慾斷魂”,誰不是路上行人,誰又沒有欲斷魂過

作者水墨畫


不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我在閱讀時都更注重涵泳詩中的人生經驗與況味。當一首好詩遇到好的閱讀,這首好詩給閱讀者的就不是人們常說的“代入感”,而是讓閱讀者成為這首詩的詩作者,回到他寫下這首詩的那段路上。

在庚子年清明的前夕,我像過去許多個清明前夕一樣想到了杜牧的《清明》,不同的是這一次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好的閱讀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這首小詩真的像一幕短劇,時間、環境、人物、表情、臺詞、動作應有盡有。

無疑這是一首直白的小詩,朗朗上口,易於記誦,但如果僅僅停留在字句的理解,滿足一種隱隱約約的審美,那就不是我開篇所提的“好的閱讀”了。

每一首詩中都有一些搶眼的詞句,譬如這首小詩中的“雨紛紛”、“欲斷魂”、“遙指”,我最早讀到這首小詩以及後來每次想到這首小詩的時候,這些詞句都會從詩中凸顯出來。但就在清明前的這個中午,當我走在上海中春路高架下的一條人行道上時,我突然意識到最應該給予關照的是詩中的“路上行人”。

當時陽光透過薄雲將我的影子投在我腳前的道上,我想到了《清明》詩中的“路上行人”,想他當時為什麼“欲斷魂”?是因為清明這樣的時節他本該在鄉關掃墓祭祖,還是本應在天朗氣清中踏青遊玩?但當時他都不是,他只是在清明這個時節遊離於清明禮俗之外或於清明禮俗一時無以寄託的一個“路上行人”。那麼這個清明對於他是什麼呢,或許就只有“雨紛紛”了。即使“欲斷魂”不啻因“清明時節雨紛紛”而起,但“雨紛紛”無疑會讓易感的詩人更“欲斷魂”。如果說這首詩裡“欲斷魂”這種強烈的內心感受一定要外化為一種物象,那不是別的,正是“雨紛紛”。

在“借問酒家何處有”之後,“牧童遙指杏花村”彷彿信手輕巧拈來,但在特別關照了“路上行人”之後,我發現自己對這一句一直以來抱有的詩情畫意之想是多麼不該。

試想,在“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背景下,在“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況下,“借問酒家何處有”要去找的酒就只能是一澆愁緒以忘斷魂的酒,因此在“路上行人”的潛意識中,“酒家”或許只是酒家之名,藥店之實。而“欲斷魂”竟要奔酒而去,可想而知這“欲斷魂”已經非酒莫救了。在這樣的情思發展邏輯中,“牧童遙指杏花村”怎麼可能是我曾經所抱有的詩情畫意之想呢?

“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句中的“遙指”非常關鍵,“遙指”在這裡的意思是在遠處指點,向遠方指點。理解了“遙指”就不難想見,詩中的“路上行人”身邊沒有可問路之人,他前後都看了,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在紛紛落下的清明雨中。後來他終於看到一個牧童,不難推測這個牧童離他並不近,也不會在他可以發力趕上的道路前方,那麼牧童只能在道旁的遠處。

至此,作為閱讀者我們已經離“路上行人”不遠了,甚至就已經來到了現場,於是我們發現“借問酒家何處有”至少是一隻手放在口邊以聚攏聲音,然後是很大聲的喊話似的拉長聲音的打聽:“喂——借問一下——酒家——哪裡有啊!”聲音很大似乎也很攏,真就穿過了紛紛雨簾,牧童聽到了他溼透了的聲音,便在遠處向遠方指了指。

牧童此時無聲勝有聲,或者無需出聲,或者怕“路上行人”聽不清,最簡單的自然就是用手一指。這裡務必請注意,正因為牧童的“遙指”而不語,“路上行人”的那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就成為這一路上僅有的一句,這僅有的一句顯得多麼孤獨,它被大聲喊出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更像一種吶喊,而不僅僅只是打聽。

由此可以進一步大膽設想,縱然沒有牧童,“欲斷魂”的“路上行人”也會在雨中喊出這一句。不過那時就不是為了打聽,而純粹就是吶喊了。

“牧童遙指杏花村”是全詩四句的最後一句,一首詩最後一句中的況味是不可輕易放過的。酒家看來已有著落,可是從到牧童的“遙指”來看,那酒還遠著呢。這樣一想,就會發現“借問酒家何處有”中的“何處”不僅僅只是一個表示方位的詞,它還兼具了形容內心迫切的意義。換言之,詩的最後不是雨停放晴出太陽的光明尾巴。

酒還遠著呢,這“路上行人慾斷魂”該怎麼破?最後一句是以暗示再次強化了這個主題。一首好詩就是這樣,就像杜牧的《清明》,一件事,四句話,渾然天成,不可拆解。

我想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去看這首詩的閱讀者,也都會更加關注“路上行人”的“欲斷魂”,因為不只是杜牧,也不只是清明時節和雨紛紛的天氣,我們每個人都是“路上行人”,也都會有“欲斷魂”的時候。

杜牧詩云“路上行人慾斷魂”,誰不是路上行人,誰又沒有欲斷魂過

作者攝影

最後說一段題外話。

“牧童遙指杏花村”太有名,後來被許多畫國畫的人畫過,但畫中的“路上行人”和“牧童”太近了,牧童或騎在牛背上或站在地上牽著牛,與“路上行人”甚是親切,而杏花也被畫成了簇擁他們的背景,令人懷疑牧童遙指是否多餘。這種畫作中的“路上行人”已經與杜牧詩意毫無關聯,最好還是不要在畫上題“牧童遙指杏花村,寫杜牧詩意”這樣的款。實在喜歡“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句單獨題上也可,遇到質疑時還可回以“這是歌頌太平盛世的新解”,但就是不能題“杜牧詩意”,因為杜牧的這首詩是“欲斷魂”之詩,不是像你這麼畫的,再說你一定要吃了秤砣鐵了心題上,那也是你的自由,但若送有見識的人會送不掉,別人會心存忌諱,不會在自己祈盼歲月靜好的家中懸掛。


杜牧詩云“路上行人慾斷魂”,誰不是路上行人,誰又沒有欲斷魂過

作者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