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有這樣一個小分隊

他們不僅要與病毒面對面交鋒

更要在極短時間內準確完成操作

他們就是

為重症患者爭取最後希望的

氣管切開應急團隊

一起跟著《中國教育報》的報道

走進這支

為武漢“斷後”的小分隊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暫停呼吸機,切開氣管前壁,將氣管插管退至氣管切開口上方,再將氣切套管置入氣管,連接呼吸機並開機……這一系列操作須在一分鐘內完成,否則病人會有生命危險。醫生要全神貫注,配合默契,才能完成這一危險係數極高的操作。

如今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形勢一天比一天好。武漢街頭已綠意盎然,櫻花滿枝,但醫院仍是生與死的戰場。同濟醫院氣管切開應急小分隊的20位醫生仍處於“戰時狀態”

“現在,留在後面的病人都是‘硬骨頭’,大多是危重症,或者是基礎病變和併發症很多。現在我們最大的任務是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說。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氣切小分隊是該院“戰時醫務處”組建的9支應急小分隊中最後成立的一支,20位醫生全部來自同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負責中法新城和光谷兩個院區危重症患者氣管切開手術,提供臨床技術支持,提高救治水平,直到最後一個病人出院。“我們是為武漢‘斷後’。”隊員們這樣說。

“斷後”還有另一層意思。同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應急小分隊隊長陸翔介紹,缺氧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說氣管插管是為呼吸衰竭患者博得一線生機,那氣管切開手術就是為長期插管的危重症患者脫離呼吸機,爭取最後的希望。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劉某,女,55歲,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直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監護病房(ICU)住院。2月5日因呼吸衰竭,醫生給劉某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20多天後劉某病情未有明顯好轉,甚至一度心跳驟停。

“氣管切開後方便氣道管理,吸出下呼吸道的痰液,改善肺部氣體交換狀況,有助於恢復肺功能,為患者脫離呼吸機支持、自主呼吸爭取機會。”經與負責ICU病房的北京協和醫院援鄂團隊會診,3月2日,小分隊隊員張心浩與龍小博為劉某實施氣管切開手術。

平日裡,這個手術並不難做,但疫情中每次手術都是對隊員的一次生死考驗——在患者氣管被切開的一瞬間,會有大量分泌物氣溶膠噴出,有極高傳染性的病毒氣溶膠甚至會濺到醫生的面罩上。

與此同時,為防止病毒飛沫和氣溶膠的汙染,手術中隊員必須暫停病人的呼吸機。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體質差,無法忍受長時間缺氧,這意味著留給隊員手術的時間,單位以秒來計算。換句話說,每個隊員都在與時間競速,以生命挽救生命。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再套上沉甸甸的正壓頭罩,需用時40分鐘。這些笨重的裝備是安全的保障,但也大大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同時,手術中張心浩和龍小博還要克服三層手套對手指觸覺的削弱,以及頭套內升騰的水蒸氣對視野的阻礙。

局部麻醉,切開皮膚,暴露氣管前壁,氣管切開,氣管套管順利置入氣管,氣道分泌物沒有外濺……一分鐘內,倆人配合默契,操作嫻熟精準,一氣呵成!看著劉某血氧飽和度升至90%以上,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倆人鬆了一口氣。

術後第4天,好消息傳來:醫生查房時發現,劉某在聽到聲音後睜開了眼睛。目前劉某已脫離呼吸機支持,從ICU病房轉出。至今,小分隊已為9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其中3人順利脫離呼吸機。

一支為武漢戰疫“斷後”的小分隊

過去的兩個月裡,白衣是武漢最讓人安心的服飾,身著白衣的醫生也承受了最多的壓力。小分隊20位隊員,年齡最大的46歲,最小的31歲,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有人擔心感染家人,長期不回家,休息也只在酒店隔離;有人怕家裡擔心,一直不肯告訴家人自己在一線具體做什麼。

他們也一直是武漢最無所畏懼的人。龍小博的愛人也是醫生,夫妻倆把孩子送回老家,龍小博主動請纓堅守一線,到了換班隔離時間也不肯下來。

同濟醫院兩個院區已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314人,2348人康復出院。每次做氣切手術,張心浩心裡都希望這是最後一例需要手術的患者。“大家都要好起來!”他說。

等疫情結束後,小分隊很多隊員想和家人再登一次黃鶴樓,再仔細看一看“兩江分三鎮,水岸皆人家”的武漢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