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預支和“投資”

此次美國疫情嚴重,為了提升刺激經濟,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與財政部長姆努欽宣佈,美國聯邦政府正在推動一項總額多達12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以敬請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向2.5億美國人每人發放1000美元。同時也有其他不少國家宣佈了類似的政策,比如英國,德國,瑞士,甚至我們的近鄰韓國。

於是在我們國家也有人提出,我們的政府是不是也應該效仿,給每個人發些錢應急呢?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計劃每個人發的1000美元,據悉相當於美國普通民眾一週的工資。而之所以發放,是因為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沒有儲蓄的習慣,他們甚至拿不出200美金的現金,平時生活都是靠信用卡或預支來度過。在疫情之下,生產不能繼續,沒有了收入,很多人連生活都成了問題,一旦沒有合適的舉措應對,可能會造成社會的更大動盪。並且大家也會在網上看到,美國對於疫情的檢測是自費的,治療也是自費的,學習我國經驗而建造的“方艙醫院”只是簡陋的一張摺疊床一個椅子,而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今天竟然看到了另類的“方艙”,這才是窮人感染後的可能狀況。


那些年的預支和“投資”

而我們國家自從疫情確定後,國家對此投入巨大,對所有的新冠病人均免費治療。這樣的花費已十分巨大,可以說是相當負責的政府了。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這個,而是——存錢。

以前曾經有人笑稱,中國的老百姓家居生活中就好象是一塊海綿,我們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在保證生活的同時,只要有了餘錢就會存起來,所以在19年有一篇報告說,中國的儲蓄是美國的5倍,即使以年末淨儲蓄計算,也是美國的2.2倍。

但是,這種儲蓄的人群更多的集中在60後,70後,80後之中,而對於90後,據某銀行數據是人均負債12萬。所以,啃老族三字近年來才屢被提起。這種緣於消費觀念的改變究竟好壞如何,並不好直接下結論。然而在應對風險時的作用卻分明可見。

以此次的疫情來說,在家禁足一個月的時候,網上一片喧鬧,大家在提一個詞叫作“報復性消費”,並且在猜測等疫情結束後,估計飯店,旅遊,K歌等等消費都會火爆的不得了。然而現實如何?

當下中國疫情已經差不多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已基本復工復產,可是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出現了嗎?實際上並沒有。為什麼?因為沒錢。

我們古語說的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飢不飢帶乾糧,冷不冷帶衣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會受到儲備以防不時之需的教育,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儲蓄人群在90後這裡出現巨大反差。

這種消費的觀念由歐美刮來,被各種銷售商包裝,灌輸給了年輕人,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以至於網上那恐怖的高利貸套路貸。年輕人為了享受生活,提前消費,寅吃卯糧,終於達至入不敷出。事實證明,這樣的消費觀念對於當前的中國,並沒有太大的益處。而對於當前全國的經濟發展來說,一旦連60,70的儲蓄都消費光的話,我們的經濟就會失去很大一部分動力,缺少了流動性的錢,還是錢嗎?

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中國需要給每個居民發錢嗎?個人認為,不需要。

第一,發多少,給什麼樣的收入線的發,怎麼執行?這些都是難以做到完全的公平的,與其發了以後仍然被質疑不公,甚至有可能的灰色操作,不如不發。

第二,國家在防控疫情,治病救人投入巨大,並且疫情並未完全結束,這種投入還在繼續,可以把這些錢用在國計民生的建設上。

第三,對於一些家庭來講,實在困難的話,可以申請低保扶助(當然要透明公示),想來生活是可以的,享受就暫時不用了。

第四,也可以對以後重點建設力量的90後,00後們一個經驗教訓,“吃飯穿衣亮家當”。貪圖享受是沒有前途的。類似賣腎換蘋果手機的事,裸套買包包的事便可以少一些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