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人說寶寶大了母乳就沒營養了 就把這篇甩給他!

最近很多人跟我說,你的寶寶一歲啦,該斷奶啦,你的母乳都沒營養了!

不知道有沒有寶媽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說的人多了,甚至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難道我的奶真的沒有營養了嗎?

重拾相關母乳餵養知識之後,我終於能拍著胸脯說,什麼時候斷奶,由我和寶寶說了算!

再有人說寶寶大了母乳就沒營養了 就把這篇甩給他!

隨著時間推移,母乳營養成分發生了哪些變化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母乳的成分,簡單來說,母乳的成分大致分為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

營養成分主要為滿足嬰兒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溶性及脂溶性維生素以及礦物質。

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細胞(如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人母乳幹細胞)、益生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腸球菌、腸桿菌、擬桿菌等)、免疫活性成分(如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乳鐵蛋白、乳凝集素、溶菌酶、細胞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核苷酸等)。

再有人說寶寶大了母乳就沒營養了 就把這篇甩給他!

那麼寶寶1歲後,母乳成分有什麼變化?

根據現有的研究數據,我們分別看看曾被納入研究的各種母乳成分,在寶寶1歲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蛋白質 :有許多研究表明,儘管寶寶1歲以後,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1.0g/dl)與3月齡(1.2g/dl)相比稍有減少,但斷奶期蛋白質水平反而有所上升(2.0g/dl)。

脂肪 :儘管脂肪含量評估較難進行(因為不同餵養週期,一天不同時段,甚至餵奶前後,母乳中脂肪含量都在發生著變化),但是現有的研究提示,寶寶1歲以後母乳脂肪含量比1歲以內有所增加或至少相等。

乳糖 :寶寶1歲以後,母乳中的乳糖水平保持恆定不變,直至媽媽斷奶期(奶量小於300-400ml/天),乳糖水平才有所下降。

鋅 :個體差異比較大,通常在寶寶出生幾周之後,就會有斷崖式下降,隨著時間推移,鋅含量逐步減少,第二年母乳中鋅的含量比起寶寶生後第一個月下降了56-71%,斷奶期隨著每日總奶量和餵養頻次減少,鋅濃度也在繼續下降。

鈣 :第二年母乳中的鈣含量比起第一年有所下降,比較寶寶3月齡時期,大約下降了27%。

鐵和銅 :這兩種成分在寶寶出生後幾個月,分別會下降20%-25%、35%-70%,但之後保持穩定水平,其中鐵因第二年斷奶期的影響,其水平還有明顯上升。

免疫蛋白 :乳鐵蛋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寶寶生後第一個月會下降25%,之後保持恆定水平直到26個月;溶菌酶會隨著哺乳時間延長,水平逐漸升高。當寶寶15-18月齡,母乳中溶菌酶(一種幫助殺滅病菌的很重要的免疫成分)的水平比起寶寶3月齡時上升了220%。

綜上所述,寶寶出生後第二年相比於1歲內母乳成分中,保持基本穩定水平的幾種成分有蛋白質、乳糖、鐵、銅、乳鐵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當母乳量大於300-400ml/天時),溶菌酶在哺乳第二年有明顯上升。鈣、鋅水平雖有下降,但這些礦物質的生物活性比牛奶更高,也就是說母乳裡面的鈣、鋅元素更容易被寶寶吸收。

所以,寶媽們,如果你的寶寶已經滿1歲,你還在母乳餵養,並且願意繼續母乳餵養,請務必相信自己的決定,繼續堅持。

再有人說寶寶大了母乳就沒營養了 就把這篇甩給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