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村集體是如何“掙錢”的

武功村集體是如何“掙錢”的

一沒資產、二沒門面、三沒經驗,是許多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時遇到的困難。

俗話說“手裡沒把米,雞都叫不來”。想讓村民入股集體經濟,就必須讓他們看到效益,只有集體有實力才能吸引村民的目光。

在武功,記者走訪了佑所、岸底、金龍、青口、小王5個村,從中看到了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興起、發展與成果共享的歷程。

一塊地掙兩份錢

冬日氣溫已達到零下,在蘇坊鎮佑所村鑫城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47歲的村委會副主任陳廣峰正忙著打電話,身著單衣卻頭上冒汗。最近村裡在建養雞場,但沒錢買材料,他急得到處借錢,打了十幾個電話,終於收到了8000元的轉賬。

佑所村集體鑫城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5月,但賬上沒有一毛錢。隨後6月的一次村民大會上,陳廣峰極力說服村民把資金入股合作社,但是除了貧困戶入股的5.7萬元產業資金,其他村民對村集體經濟前景都不看好,怕錢打水漂,自然不願出錢。為了湊足啟動資金,村黨支部書記耿告告與陳廣峰各自拿了10萬元錢。

啟動資金有了,可選擇什麼項目呢?剛好縣上大力倡導奶山羊產業,但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是盲目跟風。村幹部多次跑到富平、乾縣、扶風考察奶山羊產業,縣鎮也多次派專家到村考察、測試,最終才確定了村集體搞奶山羊養殖。這也讓第一次搞集體經濟的村幹部們心裡有了底。

“資金來之不易,我們要精打細算”,2017年10月村上閒置多年的凡村小學開始被改造成養殖基地,耿告告負責建設,沒少忙活,“為了省錢,天天當工人,從不給自己發工錢”。

佑所村位於蘇坊鎮東邊,村上群眾多以外出務工為主。合作社在建養殖場的同時,將村上1110畝地集中流轉給了周至玉勝苗木公司。“群眾能在示範園裡打工掙錢,加上流轉土地的一份錢,村民在一塊地裡能掙兩份錢。”

2018年6月,奶山羊基地建好了,65只羊也買了回來。耿告告要更多的操心,“養不死我倆不怕,養死了我倆都怕”。陳廣峰更是當起了技術員,多次外出學習,平時除了給羊打防疫針,還管接生。

從2019年4月起,奶山羊開始產羊奶了,耿告告和陳廣峰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除了賣羊奶,加上售賣小公羊羔、有機肥,村集體掙了2.5萬元。目前奶山羊數目已擴大到120只。

經村民大會一致同意,2019年9月村集體回購了已流轉出去土地中的30畝,建養雞場,搞林下養殖。

“村上的集體經濟產業基礎打好了,下一步我們將在此基礎上繼續做好村集體經濟,同時為鄉村振興做好基礎工作,逐步將佑所村打造成美麗鄉村。”耿告告滿帶笑容地說。

相距十里的遊鳳鎮岸底村,2019年正值村上花椒第一年大面積掛果,宋選民正在為幾個月後的花椒晾曬發愁。恰巧縣上給岸底村撥付15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9年3月,宋選民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討如何使用專項資金。誰知,村民的想法和宋選民不謀而合,岸底村花椒烘乾廠建設項目得到會議通過。

加上貧困戶入股的11餘萬產業扶持資金,岸底村集體的花椒烘乾廠在村委會旁邊建起了,併購置10臺烘乾機。

2019年,岸底村花椒烘乾廠共加工出2700多斤幹椒,村集體經濟收入4800元。花椒烘乾廠不僅解決了種植戶晾曬花椒難問題,而且為村集體經濟掙加工費。同時,村集體註冊“陽光漆水河岸”商標,藉助縣上的電商平臺,統一銷售乾花椒。

“2020年,村裡的花椒總產量將達15萬斤,村集體將大量收購溼花椒,烘乾後貼牌銷售幹椒,為村上的花椒產業服務。”宋選民說。

武功村集體是如何“掙錢”的

小小的花椒不僅讓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岸底村發展注入新能量。

不讓地閒著

“村上有金龍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金龍村扶貧產業示範園,如今都見到了效益。”在蘇坊鎮金龍村村部,望著乾淨整潔的村子,村黨支部書記郭川秦臉上笑開了花。

2017年前,金龍村級集體經濟還是一片空白。而3年後的今天,利用縣上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和貧困戶的產業資金,種植園落戶村裡,金龍村集體經濟逐步實現了個十百千萬的突破。

從空中鳥瞰,金龍村宛如一顆皎潔的明珠鑲嵌在漆水河畔,令人嚮往。如今,經公路進入金龍村,整潔漂亮的水泥路向著遠方延伸,路旁便是大規模的蔬菜種植基地,高高的大棚,看上去像是一座座現代化的“農業工廠”。

“2017年以前,這些根本就不敢想。”郭川秦告訴記者,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村上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拼,土地撂荒。村“兩委”反覆討論,最終形成共識,農村,還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把這部分土地集中流轉起來,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殺出一條“血路”來!

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金龍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流轉土地50畝,當年就種上了秋葵。“務工工資發了3萬多元,集體經濟有了2萬多元進賬。”村委會副主任王拴保說。

集體經濟實現零的突破,讓金龍村“兩委”很是興奮,謀劃著將集體經濟做大做強。金龍村距離“文化名鎮”——武功鎮姜嫄水鄉步行只需15分鐘。近幾年,隨著姜嫄水鄉旅遊業的興起,遊客增多,時不時有遊客沿河堤走到金龍村,但也僅僅只是溜溜彎而已。

“依託旅遊業,搞大棚採摘”,在股東大會上,郭川秦的想法一提出來就贏得了村幹部和村民的掌聲一片。

2018年,藉助貧困戶入股的8.4萬元產業扶貧款和金融扶貧貸款45萬元,又流轉了30畝地建起了溫室大棚8座、拱棚11座,種植禮品西瓜、甜瓜、哈密瓜、草莓,最多時有40人來採摘,收入11萬元多。

2019年8月,金龍村將縣上撥的村集體經濟15萬元發展資金建了130平方米的冷庫,存儲秋葵,還幫村民代賣。目前,金龍村集體經濟共流轉土地150畝,全村1567人人均增收不低於1000元,集體賬上又增加了近2萬元。

2019年12月中旬,正是蒜苗上市季節,一大早,金龍村村民王科峰就到村集體經濟的地裡上工了。今天他與40名村民要將20畝的蒜苗拔出、把泥巴弄乾淨並打成捆。

現在,王科峰在家門口務工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他還用1000元入了股,成了股東。2019年底,村集體經濟會將收益的8%用來分紅。王科峰想得很明白,“只要我們都把自己的活幹好,那分紅只會更多”。

“不讓地閒著,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有新突破。”郭川秦說,但還是有風險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錢,還要隨時掌握市場信息。下一步,村上將繼續盤活土地資源,大力推進農業產業與旅遊、休閒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生產、生活、生態與田園一體化深度融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大河奔騰小河潺潺

“村上一沒有資產,二沒有門面,哪裡來收入?”談及2018年前的村集體收入,青口村黨總支部書記寧翔直搖頭。

考慮到村委會副主任寧武戰自2012年起就種龍鬚菜,技術成熟,銷路穩定,每年收入12—13萬元,村集體也想試一試。

楊凌專家多次到村裡測氣溫、試土壤,確定青口村適合大規模種植龍鬚菜。村支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鼓勵大家入股,可村民誰都不願意冒險。寧翔和寧武戰被潑了一盆涼水,但還是決定“有風險先擔”,兩人共墊資30萬元,成立了青禾農民專業合作社。“失敗算我倆的,成功算村集體的”。

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來農民撂荒的120畝地。“青口村”的第一個產業就這樣建起來了。2019年8月,合作社見效後,很快併入村集體經濟,現在村集體經濟還兼種蘑菇,養土豬、土雞。2019年產值70多萬元,集體賬上淨利潤18萬元。吸納勞動力30多人,村民在家門口打工月均增收1200多元,村民第一次感受到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潺潺大河奔騰。

村級集體經濟“有錢”了,村上的基礎建設變好了。2019年7月,河道社區青口村北堡組70歲老人吳智特別開心,他家門口原本狹窄、泥濘的小道被一條220米長、3米寬的水泥路代替,一家人的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

“修建這條路大概花了8萬元,一部分費用來自村集體。”寧翔介紹,利用青口村集體資金,村上主動將村內道路進行水泥道路硬化,基本實現“戶戶通”,主幹道全部安裝太陽能節能路燈。青口村建成了咸陽市市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範村。

村上的幸福院也辦起來了。“每個月村上貼1200元。村上的老人可以在幸福院解決早中飯,一頓只需5元錢。”寧翔說,想要為村上辦大事,村集體需要掙更多的錢。

在乾縣與武功的交界處的代家社區小王村,村民李豔的公婆每天中午也在村上的幸福食堂吃飯,這都是村集體經濟有錢後才開始的。

武功村集體是如何“掙錢”的

2019年以前,小王村是一個無集體經濟、無特色產業、無經濟項目的“三無”村。村裡留下的大多是“九九三八六一”部隊,即老人婦女兒童。到底啥能讓村民致富,讓村集體經濟有收入?

村委會副主任楊愛國考慮自己曾在職校帶過裁剪課,又有在南方幹過服裝加工,加上村裡有大量的留守婦女,就提出在村裡建服裝加工廠。

在縣鎮領導及各部門幫助下,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組多次到興平、楊凌等地考察,村上群眾也很支持,2019年8月將縣上發展村集體經濟的65萬元全部投入,註冊了鑫美源服飾有限公司,社區工廠建成了。“服裝廠建成後,村上留守婦女和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解決了。”村黨支部書記張洪介紹。

2019年12月,小王村鑫美源服飾有限公司內一片忙碌,從這裡加工出來的護士服被貼上“鑫美源”標籤後送到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而加工衣服的工人都來自小王村本地。

“不要節省布料,要嚴格按照布紋線走。”工廠車間裡,司保蘭正耐心地指導著工人,這個踏實、肯吃苦的婦女,憑藉著紀律性、事業心,贏得了工友們稱讚。

而三個月前剛進廠時,司保蘭還是個“不會踩電機,不會上褲腰”的農家婦女,從沒出去打過工。從農民到產業工人,再到小組長,幾個月間,司保蘭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貧困戶吳來子的感受更深,她在村子的廠子裡打工,現在一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兩個娃也有人接送了。

“現在服裝廠能解決三四十號人的就業,村集體經濟一年有近10萬元的收入,小王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楊愛國笑著說,“原來感覺不到,現在感覺學縫紉學值了。”

楊愛國和其他幹部正在謀劃著,怎樣將社區工廠辦大辦強。

本刊記者 劉潔玉

武功村集體是如何“掙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