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求全確實是真的---學《道德經》心得


第四十課 抱 一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委屈求全確實是真的---學《道德經》心得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唯一的是不與人爭鬥,大腦無為,心靜,能忍,容人,不爭,天下人就沒有能戰勝他的。

《道德經》在本課講的“四不自”核心是不爭鬥,就要做到委曲求全,不爭勝,曲全勝。古人所說的這種不爭,委曲求全的人,這不是虛假的,是一定有的。修道修德的人必須做到不爭,委曲求全,並不是要你去放棄原則,卑躬屈膝,唯唯諾諾,低聲下氣,而是要在堅持原則,公平正義的前提下,為顧全大局,能作一些退讓,別人冒犯了你,能容忍,別人衝撞了自己,不計較。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能容天下難容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虛懷若谷,這是高風格,大胸懷,真境界。

這裡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這個問題。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如火如荼,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在下達命令時說:“請你轉告陣地上的指戰員,軍黨委和軍首長都十分惦念他們…”話沒說完,就被當時負責接通電話的通信員不客氣地打斷:“首長,你別廢話,別囉嗦,揀要緊的快說,下指示吧。”秦基偉軍長一下明白了戰士們的苦衷,在炮火紛飛的上甘嶺戰場,一秒鐘的遲疑都要付出慘重的生命代價,就以最快的速度下達了命令。

一位戰功赫赫的上將,對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的頂撞,一點也不介意,而且在三十年後一次軍委會上還提起這件事,念念不忘這位普通的戰士,十分理解他,認為他做得對,促使自己下命令爭分奪秒,避免了損失。

將軍禮賢下士,委曲求全天下奇,戰士肝膽直言人皆頌,皆傳為世間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