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馬戲團滑入破產邊緣 復星的投資損失有多大?

出品|網易清流工作室

作者|劉培 主編|趙妍

爆料郵箱:

中國觀眾等不到太陽馬戲團在中國巡演的《OVO》(昆蟲樂園)項目了!一場新型冠狀病毒關閉了太陽馬戲團的演出計劃,同時為了應對高達9億美元的債務,太陽馬戲團不惜辭掉95%的員工。目前,太陽馬戲團正在研究債務重組方案,其中包括可能的破產申請。

路透社3月27日報道,太陽馬戲團正在與重組顧問合作,以解決現金緊縮及其約9億美元的債務。

太陽馬戲團,總部位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創立於36年前,被稱為加拿大“國粹”。它迥異於傳統馬戲表演,以馬戲革新派身份和精湛演出,享譽全球。2015年下半年,太陽馬戲團開始與中國市場發生緊密聯繫,並在此後被注入強心劑——在復星集團的支持下開拓中國市場,並於2018年在杭州推出了亞洲的首個駐場秀(全球15個駐場演出之一)。

然而疫情覆沒全球之勢如火如荼,這個被譽為世界頂級馬戲團的“破產”消息,不禁讓人感嘆旅遊文化企業的困境。

但實際上,太陽馬戲團走向破產邊緣,疫情或許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太陽馬戲團自身財務狀況和現金流早已高度緊繃,最近幾年接連被全球評級機構穆迪下調評級,在垃圾評級行列越陷越深。 2020年3月18日,穆迪已將太陽馬戲團(CDS US Intermediate Holdings,Inc.)企業家族評級(CFR)從B3降級為Ca,前景由穩定降至負面。

太陽馬戲團的困境也將影響到中國的復星集團,這家瞄準國內旅遊文化消費市場板塊的公司,不僅是太陽馬戲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25%,而且還一度為將太陽馬戲團深入中國市場注入數億投資。原本可期望的投資回報隨著太陽馬戲團演出的關閉和債務問題將變得搖搖欲墜。

復星相關人士回應網易清流工作室稱,他們和各股東正在對太陽馬戲團商討解決方案,太陽馬戲團將不斷拓展線上項目。

太陽馬戲團高昂的債務

這家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太陽馬戲團開始加快全球化進程,始於2015年一場中美聯手收購。當時這場高達15億美元的跨國交易,為美國投資機構TPG資本集團和中國的復星集團聯合從太陽馬戲團創始人蓋·拉利伯特(Guy Laliberté)手中收購80%股份,其中TPG持股太陽馬戲團55%,復星集團持股25%。拉利伯特保留了10%,加拿大魁北克公共退休基金持股10%。

然而,正是5年前的交易讓太陽馬戲團時常繃緊在現金流和債務的鋼絲繩上。路透社報道稱,太陽馬戲團如今面臨的困境是因為2015年被TPG 收購引發的債務加劇。

當時這筆交易細節是,收購方直接支付6.3億美元現金,同時公司還貸款8.85億美元代收購方支付給太陽馬戲團的創始人。

一場被各方看好的跨國聯姻,隨後加快了全球化併購和業務拓展以實現其“全球娛樂領導者”的野心,但最終陷入了收入增長乏力,資金流動困境。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太陽馬戲團花費數千萬美元收購Blue Man Productions,2018年斥資數千萬美元收購兒童娛樂公司VStar Entertainment Group,2019年2月,募資1.2億美元將一家魔術表演公司The Works Entertainment及其魔術師團納入囊中。

上述收購似乎並未太陽馬戲團帶來大幅收入增長。根據穆迪公司公開資料,2015年,太陽馬戲團的全球收入為7.56億美元,而2017年(截至2017年4月的最近12個月)收入不過7.9億美元。2018年(截至9月30日的最後十二個月),公司收入約為8.32億美元。2018年12月,因為太陽馬戲團收入表現不佳,核心表演藝術業務也相對停滯,被穆迪下調評級。

2019年(截至9月30日的最後十二個月),太陽馬戲團公司創造了約9.5億美元的收入,但也仍未達太陽馬戲團巔峰時期——2012年時的10億美元收入水平。

網易清流工作室獲得最新的穆迪報告(3月24日)顯示,2019年,太陽馬戲團的資金貧瘠。截至2019年12月,穆迪估計現金來源總額約為1.2億美元,其中包括3500萬美元的現金貨幣,以及2022年6到期1.2億美元循環信貸中可支配的8500萬美元(信用證之後)。而接下來的12個月,穆迪預計用途總計達到1.65億美元,其中包括1.55億美元的負自由現金流和800萬美元的定期貸款攤銷。

而受到疫情的影響,太陽馬戲團在2020年的全球收入遽然下滑。 穆迪於3月24日出具的報告顯示,穆迪對太陽馬戲團未來的債務償還能力表示擔憂。 穆迪預計2020年,太陽馬戲團依然有較高的財務槓桿,即使到2021年財務槓桿也很難恢復到8倍。

更糟糕的是,太陽馬戲團很可能走向破產清算。路透社報道稱,太陽馬戲團正在與重組顧問合作,解決債務問題,不排除破產申請的可能。

熟悉企業破產的北京市保利威律師事務所律師魯冰向網易清流工作室分析稱,“債務重組是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企業和債權人協商出一個解決辦法延緩債務償還,以避免企業陷入破產。這個辦法通常包括債轉股,提供抵押物、擔保物,新的資金注入等方式,來實現債務的延時清償。如果債權方未達成一致,企業下一步進入破產清算申請,債務人和債權人把企業資產、債務梳理清楚,以有限資產來清償債務。”

對於太陽馬戲團自身資產,穆迪也表示,太陽馬戲團很難通過出售資產變現的方式提高現金流。

不過復星集團相關人士對網易清流工作室表示,“所有股東和加拿大當地政府,都在積極向公司提供各種支持,我們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充分的信心。”

復星的投資損失有多大?

太陽馬戲團若一旦破產,復星作為太陽馬戲團的第二大股東,不僅承擔鉅額債務,同時也面臨著投資的損失。

儘管2015年的交易,無論TPG還是復星集團都未對外公佈各自交易金額。根據15億美元交易金額,復星獲得25%的股份進行粗略估算,這筆投資資金預計在3.75億美元左右。

除了股權投資回報損失之外,太陽馬戲團在中國業務的拓展和項目運行將由復星集團全權投入運作。2017年,太陽馬戲團在復星總部所在地上海,設立中國辦事處。同年10月,太陽馬戲團在上海開始了在中國的巡迴演出的第一站,該演出每週6天,為期2個月。此後在北京、三亞等地巡演。

對與復星來說最大一筆投資或為杭州的駐場秀,復星將投資建立一座太陽馬戲團在杭州的常駐劇院。這也是太陽馬戲團在北美之外建立的第一個駐場秀。

中國日報報道,杭州駐場秀劇院的建造成本差不多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該駐場秀座標在杭州的新天地項目中。杭州新天地項目為復星參與投資建設。2018年年末正式對外營業。

2020年1月,中國新冠疫情的爆發,杭州駐場秀劇院關閉。2月,太陽馬戲團的CEO丹尼爾·拉馬雷(Daniel Lamarre)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這筆演出取消帶來的財務風險由當地合作伙伴承擔,太陽馬戲團自身不會遭受損失。

復星集團上述相關人士對此未作直接回應,僅稱“復星本來在太陽馬戲團持股也就25%,2019年年報復星資產高達6800多億,(太陽馬戲團)對復星本身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但復星集團面臨的不只是這一筆業務受損。近幾年來,復星集團在海外大量收購旅遊文化類資產,2015年投資了法國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也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度假村經營者)、英國休閒旅遊集團Thomas Cook,以及日本北海道的全球頂級滑雪勝地星野度假村,此前還投資一家影視投資製作公司Studio 8和亞特蘭蒂斯。

復星的野心在於通過收購海外頭部公司,將其嫁接在中國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市場這輛馬車上。Club Med已在中國的亞布力、桂林、三亞等多地建設度假村;復星和Thomas Cook合作,打通海內外的出境遊和中國遊項目。亞特蘭蒂斯還在三亞開通新景區。

受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擴張,國際旅遊、航空、院線紛紛停運,復星的旅遊文化板塊都受到大幅波及。最為明顯的損失便是度假村的住宿收入以及相關門票收入。根據復星國際披露數據,2019年春節16天,僅三亞的亞特蘭蒂斯為集團貢獻1.5億元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的一年,整體旅遊度假村板塊為復星集團貢獻了173億元收入和6億元的淨利潤。

在4月1日復星國際的業績會上,復星集團方面未對疫情影響作直接評估。復星國際聯席CEO陳啟宇稱,“復星由於產業維度和地域跨度較寬,疫情的影響相對分散,也具有地域和時間的差異,比如在春節期間和兩月份,中國區業務受影響較大,但海外業務正常。3月以來,海外疫情擴散,度假村業務受影響較大,金融企業相對較好,但中國區業務已經在逐步恢復。”

實習生翟耀媛對本文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