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年近50的企業家丈夫出軌20歲女職員,一位合格的妻子應該作何反應?

蒐集證據、手撕小三?還是假裝不知道,和愛人合力扮演讓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中,發現丈夫出軌的全職主婦志麻子選擇通過日記宣洩自己的情緒,並暗自開始了對丈夫省吾的調查,丈夫一邊不想失去完美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希望繼續與第三者保持關係。於是,妻子與丈夫之間展開了鬥智鬥勇求公平的博弈。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明線的博弈:出軌的丈夫和紅杏出牆的妻子


省吾與志麻子在第二個孩子誕生後開始分房,長久的分房漸漸導致了夫妻感情的“離間”。丈夫省悟需要一個溫柔體貼的妻子角色,而已對丈夫的觸碰萌生反感的志麻子顯然不能配合省悟,成為一個理想的妻子,於是省悟出軌了。

對於自己的出軌行為,省悟雖然從道德上覺得自己不應該有婚外情,卻也覺得自己包養女職員是合理的。因為步入中年的妻子已經不能滿足自己作為男人的自信,為了維持僅有的自信,省悟只好去追求年輕的女職員,是的,是隻好去追求,這只是男人的本能。

而手撕第三者未果的志麻子則陷入兩難的境地,想要離婚,卻又沒有經濟基礎,想要維持婚姻,就必須忍下丈夫的出軌。就在志麻子處於兩難的糾結中時,她遇到了自己的大學老師——一位年長自己十多歲的學者。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志麻子與老師的重逢很快轉移了她心中的痛苦,已有家室的老師對志麻子不斷示好,志麻子也半推半就地與老師暗生情愫。志麻子對自己的出軌也抱有與省吾同樣的坦然——丈夫已經為情人在外租了房子了,自己只是偶爾與老師互通款曲,和丈夫的所作所為相比,自己的事根本不算什麼。

丈夫包養情人,接著妻子也報復式地紅杏出牆。夫妻雙方在明知出軌被對方抓包的情況下,依然毫不收斂,而是開始了一場心知肚明卻又不說破的博弈,這場博弈裡,雙方賭上了經營多年的最後一絲感情,分出輸贏時,夫妻之情也將蕩然無存。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暗線的對抗:渴望被理解卻抗拒溝通的夫妻


《紫陽花日記》中的省吾與志麻子間,不只是在出軌的行為上互相博弈,在渴望擺脫孤獨的需求方面亦是暗自較勁。

省吾渴望瞭解志麻子的真實想法,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偷看志麻子的日記,可是當志麻子就出軌的事與他發生正面衝突時,省吾唯一會做的,就是“用報紙擋住臉”或是“衝進自己的書房”以逃避正面溝通。

志麻子呢,渴望丈夫瞭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明知道丈夫在偷看自己的日記,卻從來不調整日記本的位置,也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出軌生活寫在日記裡;可是當偷看了自己日記的丈夫想要補償性地體貼自己時,志麻子卻矛盾地選擇了逃離。

志麻子在面對手撕小三也沒能挽回出軌的丈夫時,是倍感孤獨的。她一邊渴望丈夫能通過日記了解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渴望通過日記可以挽回丈夫,可是丈夫只是藉著日記想辦法保護第三者,而本能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出軌的省吾也同樣感到孤獨。妻子的冷遇,逐漸長大的孩子的孤立,讓省吾在家中得不到半絲溫暖。省吾的出軌,一方面如作者渡邊淳一說的,“日本社會有個現象十分普遍,即雖然有很多已婚男人知道從道德上來說不應搞婚外戀,但他們的心理卻很不安定,對出軌總有種躍躍欲試的心態”,純粹出於獵奇探險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是妻子長久分房和拒絕溝通的冷硬態度使然。

夫妻雙方都倍感孤獨且都渴望被對方瞭解,妻子彆扭地寫起了日記,而丈夫即使偷窺了日記,卻也因為面子無法坦然談論妻子日記的內容,這種病態的溝通方式本身就是悖論。省吾和妻子永遠得不到有效溝通,夫妻關係只會更加僵化。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人性的博弈:是毅然離婚還是作假面夫妻?

回到開頭的問題,當發現丈夫出軌了,妻子應當作何選擇呢?

為了孩子、為了面子,繼續忍受丈夫的不忠,還是堅定地結束無法維繫的婚姻呢?《紫陽花日記》中夫妻雙方明裡暗裡的博弈,同樣是是否要屈服於人性的對抗。

對志麻子來說,選擇真實想法就意味著自由,但需放棄優渥體面的中產生活,而向人性屈服,就必須繼續忍耐丈夫的不忠,甚至可能在情人懷孕時,會為丈夫收拾婚外情的爛攤子。

日本傳統文化中,女人一旦為人妻為人母,照顧丈夫孩子,以及維護家庭的體面就成了妻子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名門望族來說(比如歌舞伎界),如果妻子發現丈夫出軌了,應當第一時間為丈夫收拾好殘局,如果出軌的花邊新聞不幸被媒體爆出來,公眾非但不會同情主婦,反而會斥責主婦沒有處理好家事讓夫家蒙羞。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對身為醫院院長妻子的志麻子,也是如此。只要她還是省吾的妻子,她就需要維護省吾所謂院長的體面,也需要永遠得體端莊地站在省吾身邊作讓人稱讚的院長夫人。

就連作者渡邊淳一在介紹自己創作初衷時都說,“在發生出軌事情後,爭吵和離婚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夫妻倆應該共同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這是由日本民族的恥感文化決定的,恥感文化,最早源自《菊與刀》,是指極度在乎別人意見的文化,別人的意見很大程度會影響個體的行為。因此,在出軌事件中,維護家庭的體面是第一重要的,其次才是個人得失。

因此,對《紫陽花日記》中的兩位主人公來說,即使感情破裂,他們也只能做一對假面夫妻;選擇離婚決裂,會為雙方都帶來不可承受的傷害。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博弈終局:自私的勝利


《紫陽花日記》中,志麻子上門手撕第三者時,質問那個年輕的姑娘,“你過這這樣寄生蟲一樣的日子,不覺得可恥嗎…你現在做的事,是不被社會容許的,是被眾人指責的,是犯罪”!

可是當志麻子出軌老師之後,就覺得“婚外戀一詞也並非那麼沉重,擁有丈夫之外愛情的妻子無處不在,幾乎都沒有罪惡感”。

做第三者的事情,當自己被三時,志麻子全身的道德細胞都被調動起來,她義正辭嚴地斥責破壞自己家庭的第三者不知廉恥;可是當自己淪為老師家庭的第三者時,卻忘記了自己曾經嚴於律人的道德標準,而是幻想相對年輕的自己,是否會成為老師太太的嫉妒對象。

志麻子前後對比明顯的雙標中,折射出人自私的本性。當渴望守護家庭時,任何侵犯自己的人都是罪人;而當自己想要入侵別人家庭時,紅杏出牆也不是什麼值得被苛責的事了。

省吾也是如此。自己出軌時理直氣壯的想著自己辛苦賺錢養家,即使出軌了也應該得到妻子的諒解;而當通過偷窺妻子日記發現妻子出軌時,卻不斷地批判妻子水性楊花、見異思遷。同樣是出軌,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妻子身上,前後就是兩種態度,亦是省悟的自私所在。

丈夫出軌小20歲的女下屬,妻子是該離婚還是繼續忍氣吞聲?

一對自私的夫妻之間,以夫妻感情和家庭作為博弈的籌碼,結果自然是家庭的毀滅與自私的勝利。省悟與志麻子最終誰也沒有提出分開,對兩個自私的人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各自享受各自的世界,在需要的場合,重新合體為得體的恩愛夫妻。

激情喪盡的中年夫妻中,有多少是恩愛到老的愛人,又有多少隻是為了雙方利益最大化而勉強容忍對方的假面夫妻呢?作者渡邊淳一通過志麻子的日記說出了自己或許也是日本男人的想法:“

哪怕是假面夫妻,只要那樣做有利於在社會框架中保持就家庭生活的圓滿,就不必忌諱那樣的智慧。人生之路還長著呢,何必那麼死板呢”。


圖VIA《失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