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中醫藥條例》施行,具有資質中醫醫師可多點執業

4月1日,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陝西省中醫藥條例》今日起正式施行。打造三秦醫藥品牌;發展長安醫學;具有資質的中醫醫師可以按規定多點執業。

目前我省中醫醫院達到177家、中醫門診部5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1786箇中醫館,有設置中醫學、中藥學等相關專業的大中專學校22所,中藥種植養殖和中藥工業年產值600多億元。

各級政府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主體,條例在具體條款上明確了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發展中醫藥事業的職責。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何少林表示,第二十八條要求“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中藥材資源、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設立本省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區,加強秦嶺特有藥用動植物和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品種保護、繁育和研究”等。

發展中醫藥事業,關鍵在於發揮中醫藥人才的作用。何少林表示,第三十八條規定“鼓勵高等、中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到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從事中醫藥工作,在崗位設置、工資待遇、職稱晉升、進修培養等方面給予優待、優先”;第十四條規定“具有資質的中醫醫師可以按規定多點執業”;第四十條規定“鼓勵各類醫療機構開展師承教育,充分發揮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和中醫藥專家、高年資中醫醫師作用,鼓勵帶徒授業”;第四十一條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發展中西醫結合教育,培養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等。

陝西素有“自古多名醫、三秦無閒草”之美譽,但中藥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是中醫藥發展的短板。何少林說,第七條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推進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中藥材流通體系,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支持圍繞本省道地中藥材、特色藥材和優勢藥品,打造中藥秦藥品牌” ;第四十六條規定“省中醫藥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本省中醫藥古籍文獻、著名中醫藥專家的學術思想和診療經驗的整理、研究和利用,推進長安醫學研究發展和學術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