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热爱生活?汪曾祺这样说…


该怎么热爱生活?汪曾祺这样说…

汪曾祺

钟情生活——《人间草木》读后感

人间草木我本来读过的,只是从前读的时候光注意到了天南海北各种各样的美食,五花八门的吃法……那些文字动人得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我在食堂吞食咽物的下饭菜。这次再读,才发现了如此美味背后的一个世界。

这些散文通俗简浅,平直舒服,同时又清新可爱,是不是又透出一股聪明劲儿,是为淡如流水,暖似冬阳。汪老在《跑警报》一文提到某位同学躲轰炸时都要带上的手提箱,说里面装的是那位同学女朋友的信,汪老读了,说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一点感悟,充满英式幽默,是很漂亮的essay。我读《人间草木》,也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可爱老头在和我谈话,讲他各种有趣的见闻,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漂亮得很。

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点是汪老对于文字的运用。

汪老写文章用字推敲,但绝不雕琢。他的文字总是准确但又不会显得过分华丽、锋芒毕露。他的文字多短句、民谚,且常常好像有一些怪问题,自问自答,可爱得很。这样便营造出一种聊天似的气氛。正如汪老所言,写文章一大秘诀是“不着急”,他的文字也正是这样,流畅、温和、慢,而其中偶尔有一两句,很新,很妙,会让你不自觉反复品读,暗暗点头,赞其自在、通透。他的文章太适合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一个绿意盎然的小院和一把旧藤椅。我没有小院和藤椅,就大下午靠在床边,就着阳光和一串绿葡萄,读《人间草木》。或者说,其实我是在就着《人间草木》,品味那一屋子的阳光和那串葡萄。


该怎么热爱生活?汪曾祺这样说…

第二点是我对于汪老那种生活态度的推崇、那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他有一手精湛的烹饪手艺,拌荠菜、烧小萝卜、塞肉回锅油条,这都是他的拿手菜。他说:“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他喜欢品尝各地的美食,他笔下的汽锅鸡、过桥米线、锅贴乌鱼、过油肘子、油淋鸡、铁锅蛋、腐乳肉、排骨面、牛肝菌、青头菌、鸡枞等至今想起来仍叫我流口水。他说:“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他还说:“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该怎么热爱生活?汪曾祺这样说…

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他不仅喜欢吃,他还喜欢读书,他翻遍了西南联大的图书馆,读书很多,很广,什么都读,“从心所欲,随便瞎看”。他欣赏字画,自己的画大多很有新意,很有几分意趣,在街上在别人家看到好字画也每每驻足欣赏。他爱戏曲、爱交友、爱喝茶、爱游历……其实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他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正如他自己说的:“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他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这两个字也被我拿来当了标题。现在的世界上,可爱的东西太多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它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占据着人们的时间,各种娱乐塞满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可能会说你喜欢打游戏、喜欢看综艺……这当然无可厚非,可是你“钟情”什么呢?有吗?我真的很有触动,读完这本书,我试着不再去浪费我的时间了,我发誓要用接下来的全部生命,来找到我所“钟情”的东西,我下决心要用心生活。

汪曾祺的文字真正改变了我。我现在走在街上想的已经不再是“赶快回家吃饭”、“叫个人明天出去逛逛街”而是慢下来,用心走这一程路。我有很多发现。我发现了有意思的招牌和广告、我注意到了路边的花草树木、我听到老人、情侣、孩子们之间一些有趣的对话会会心一笑、我认识了一群每天早上七点都绕过我家最高处几层的黑色鸟……说真的,生活有趣多了。

该怎么热爱生活?汪曾祺这样说…

第三点是汪老真正让我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我其实还看过汪老的一些小说,在惊讶于构思巧妙文笔漂亮的同时,我还惊讶于其中充足的细节支撑,一切东西经他写出来都很真,以致于我原先一直不愿承认他的小说同样是虚构的。可是在我读过《人间草木》这本记录了汪老真实生活的散文集后,我发现他小说中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其实确是来自于他的真实生活。举一例,《黄油烙饼》里边,爸爸妈妈在“坝上”的研究所工作,而妈妈的工作是给马铃薯画图谱。读过《马铃薯》一文,我才知道原来汪老就曾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也真的画过马铃薯图谱。有趣。厉害。

我最喜欢的作家大概有两个,一个王小波,一个汪曾祺,都很有趣,文章都很流畅平白,不同的是,一个聪明劲儿露在外面,一个聪明劲儿包在里面。

怎么可以写得那么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