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靠體育優勢考上高中,自稱:松江二中寫文章,我稱第二

他像是一個野蠻的殖民者,在每一塊他感興趣的領域探索,從不問成敗,亦不管別人的嘲弄,只是一門心思地叩開每一扇不同的門。時隔十年,人們重新審視這個叛逆少年,竟在他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韓寒。


韓寒靠體育優勢考上高中,自稱:松江二中寫文章,我稱第二


韓寒出生在上海鄉下,在那裡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當年,父親早早把韓寒送到幼兒園,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甚至演繹了現代版的“孟母三遷”。

其實,韓寒的家庭算不上是書香世家,但父親是個讀書人,經常在家裡舞文弄墨,這對韓寒也有一定的薰陶。然而,父親並沒有特意讓他去寫作,而是鼓勵他多閱讀。

上小學時,韓寒的成績很突出,而上初中以後就對理科失去興趣,成績明顯下滑。中考前,父親給他找家教“惡補”,並憑藉體育上的優勢考入松江二中。

這是當地的名校,而韓寒就從這裡走到了文學之路,自稱:“松江二中寫文章,我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對於韓寒的這句話,同學們都投來了懷疑的目光,其中還夾雜著不屑與嘲笑。不過沒多久,韓寒的文學天賦就顯露出來,但語文老師並不看好,因為他在課堂上不聽講、不做筆記。

雖然韓寒自稱“是班裡語文最好的”,可在一次考試上語文只有60分。在學校,韓寒經常遲到,課上有時睡覺有時看小說,晚自習還出去買東西吃。老師多次苦口婆心地教導,可不見成效,就把父親請到學校,如實反映韓寒的學習狀態。

回到家,父親先是勸說後是打罵,給韓寒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我很理解這件事兒,爸爸恨鐵不成鋼,氣得不行,打我也是應該的;當時,老師也很生氣,也想打我,但是他不能這樣做,所以只好把爸爸叫過來。”

為了證明自己的語文水平,他投身於文學創作,一些文章在報刊上發表。他還發現幾所大學聯合舉辦新概念作文大賽,就對父親說:“爸,我也想參賽,可以嗎?”“當然可以了,你要好好準備,一定能行的!”



父子倆一拍即合,很快一篇小說就寄了出去。幾個月後,韓寒收到了一封信,裡面裝著“一等獎”的榮譽證書。這份榮譽給韓寒帶來莫大的自信,也使他堅信了文學這條路。然而,學業上的一場“災難”也緊隨其後。高一期末考試,韓寒七門功課不及格。父親又被請到學校。

校長說:“班級的分數都被他扣光了,每門功課都掛紅燈。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把他領回家,讓他休學一年。”父親沒辦法,只好同意校方的決定。

休學前,韓寒就在課堂上偷寫小說,而《三重門》就是他的處女作。小說完稿後,韓寒興致勃勃,與一家出版社取得聯繫,可是那裡的編輯對小說並不看好。他在回信中說:“小說的青春味、校園味不足,缺少生活氣息……小說的文字較油滑調侃,表現了中學生的某些陰暗心理……”對於這樣的評語,韓寒自是不服,於是聯繫其他出版社。

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這部小說,並轟動了出版界,連續10個月排名榜首。由此,《三重門》的出版為韓寒帶來200萬元的版稅。

韓寒的世界似乎從未有過藩籬,他指著世俗的規則哈哈大笑,跳過來跳過去,站在規矩的帽簷上跳躍,在每一個我們覺得他會墜入深淵的瞬間,邁進了另一片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