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會打翻法律人的飯碗嗎——書評《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

原著介紹:

書名:Tomorrow’s Lawyers-An introduction to your future

譯名:《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法律職業的未來

作者:Richard·Susskind(理查德·薩斯坎德,牛津大學教授)

前言:

這本書,我是在工作中先接觸和運用其部分內容的,它源於我今年暑假在律所實習時,律所的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老總,在工作郵件中所提到的書裡面介紹未來法律職業崗位的部分內容。另外,我暑假兩個月的實習基本都是在圍繞法律科技相關內容開展工作的,一直在搜索跟國內外高校法學院中人工智能與法律相結合的有關項目。雖然我搜索了兩個月的相關信息,但是當時還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名字。

上個月,又在某次的經濟法課堂上聽到陳虹老師(也是我現在的導師)提到過這本書。後面的法律檢索課,我搜索了相關文獻中關於法律與人工智能的文章中也被多次提到。作為法律人的我,這次真的想一探究竟了,想看看法律人的明天到底會怎樣?

本想看原著,可惜學校圖書館只有譯本,不過譯本也翻譯的很精彩,譯者何廣越畢業於清華、牛津、哈佛三所名校。而且,牛津求學期間曾師從本書作者。

閱讀完這本書後,會對法律技術革命的影響力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看完這本書,慶幸自己是一個早出生幾年的法律人。以後的人工智能可能真的要搶法律人的飯碗了。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髮展,法律行業中比較初級的工作會逐步被替代。像法律文件的審閱、盡職調查、合同審查、基本合同起草、庭審記錄等這些比較簡單、重複性的工作,讓人類來做無疑會耗費大量的工作時間,但是如果交給人工智能來做,幾個小時就搞定了,甚至有著更高的準確率。因此,未來這些基礎法律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成為大勢所趨。

目前為止,實時輔助速記系統已經被很多法院所使用。法庭書記員這個職位,開始被逐步取代。當然在短期由於語言障礙,多角色語音識別等問題,書記員短期內還不太能被取代。但是可以預見,將來人工智能書記員將逐步成為主力,而人類書記員更多的是校正和做部分補充。這是關於司法機關的。

當然律所受人工智能的影響可能會更大。特別是初級律師和律師助理會受到人工智能更大的影響。Richard·Susskind(以下稱Susskind)在書中將法律服務分解成若干個環節,文件審閱、法律研究、項目管理、訴訟支持、電子披露、策略、戰術、談判、法庭辯論,不同環節交由不同水平的律師處理。

很明顯,策略、戰術、談判、和法庭辯論這些具有極高的法律專業性,需要有豐富的經驗的律師來完成,這些環節也是最難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這些由初級律師和律師助理就能夠完成的文件審閱、法條查閱這些基礎的工作,則極有可能被取代。

乍一看覺得不可思議,法律行業這麼專業的工作還能被取代?但是,回首一下過去的20年,覺得還會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以前出門,不知道路的我們會選擇問當地人,翻越紙質地圖,現在你可以直接打開手機語音助手說你想去哪就能幫你自動導航。

以前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可能會到處翻閱文獻,問老師。耗費大量的時間,現在的我們只需要拿出手機或者電腦打開搜索引擎。幾秒鐘就能夠找到我們想要的知識了。

那麼以後自動生成電子合同、由人工智能來提供的法律諮詢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而且人工智能極大的降低當事人的成本。虛擬法院、在線糾紛解決也會紛紛出現。在大數據時代,只要數據量足夠的大,就能夠創造無數的可能。

人工智能來勢洶洶,法律人就沒轍了嗎?未來剛畢業的法學生就要失業了嗎?

Susskind在書中也預測了法律人的新工作,面對人工智能對傳統法律工作的衝擊。新型的法律崗位也必定出現。法律知識工程師、法律技術專家、跨學科法律人才、法律流程分析師、法律項目管理師、在線糾紛解決師、法律管理諮詢師、法律風險管理師。

當然傳統僱主的消失,新的僱主也必然會出現。Susskind預測國際會計事務所、大型法律出版商、法律知識提供商、法律流程外包商、商業街零售商、法律租賃中介、新型律師事務所、在線法律服務提供商、法律管理諮詢公司等新型法律僱主即將出現。

毫無疑問,在技術的進步面前,我們也只能不斷更新知識,迎合技術,利用技術,一味固守傳統必然被社會所淘汰。當前,我們中國對法律人工智能還不夠重視。2017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後。國內以北京大學為首的高校法學院才開始重視法律人工智能的發展。2017年12月,北京大學開始成立了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當然,也有眼光超前的律所開始著手建立法律人工智能實驗室了,我暑假實習的律所眼光就比較超前,我實習的工作就是在做律所法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前期籌備工作。

作為法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積極擁抱新技術的到來,對其要足夠了解,讓人工智能為我們所用,成為我們的工作助手。第二件事,應該更好的沉澱自己,把法律專業知識基礎打好,爭取以後成為高層級法律人才,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當然這本書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意外。它沒有隻講述冷冰冰的技術進步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在書的最後也留下了法律人的該有的溫情,以此作為昇華。呼籲我們未來的法律人應該擔起善良的管理職責。我們應該未來社會公益而不是律師利益從事法律工作。

特別喜歡書中的結尾篇的Susskind的一句話:因為有法律,律師才能討生活,正如因為有疾病,醫生才能維持生計。但法律的目的並不是要養活律師。律師的存在是為了幫助社會滿足對法律的需求。

最後,也強烈推薦本書給所有的法律人。

—— E N D ——

文字:部分引用書籍《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