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偶然路过这个地方,发现这面围墙上的宣传图文,好奇之下却又找不到这个所谓的艺术院遗址在何处?难道真的只是一垛墙而已。查阅资料才明白,原来故事如此。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1940年8月,为躲避战火而刚刚在昆明安顿下来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因越南局势恶化,危及滇边,学校即刻迁往重庆。

自此,国立艺专开始了在重庆的六年岁月,先后在青木关、盘溪落脚。而在盘溪的四年时光,造就了一段中国美术史的辉煌岁月。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当年,国立艺专在江北盘溪郭家院落脚。郭家院是一户有钱人家的院子,那院子据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四合院式的郭家院子院墙低矮,黑瓦土墙充满了人文气息,不少挑梁柱子上还雕有装饰纹样。

传言说,因为当时生活在盘溪的人并不多,房屋显得很扎眼,为了躲避敌机轰炸,师生们就用“锅烟墨”将外墙抹黑。但事实上,郭家院的建筑风格为晚清民居,通体本就涂有黑漆,并不是用“锅烟墨”涂黑的。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黑院墙”,从事视觉艺术的艺专师生们觉得这个形象很美,于是这三个字就成了国立艺专的代名词。

“黑院墙”时期,国立艺专的师资与创作均达到西迁的顶峰,俨然是美术教育的全明星豪华阵容,这里曾聚集了一大批在中国美术界响当当的人物。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中国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曾说过:“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可惜而今,真的只剩一面墙和文字了!

江北磐溪的“黑院墙”,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