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隱形殺手--吞嚥障礙

健康的隱形殺手--吞嚥障礙


正常的吞嚥過程與吞嚥障礙

經過千萬年進化,人類身體的構造與功能可以說是十分完美。比如人們吃東西(即吞嚥)這一系列協調動作精妙至極,且生來俱來,無需學習。吞嚥是一種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協調反射性動作,吞嚥過程是協調一致的。而攝食吞嚥障礙是指食物從被認知開始,經口腔、咽部、食管到達胃的過程中出現障礙的一種表現。

哪些疾病會導致吞嚥障礙呢

當腦部或口腔咽喉部受到外傷或產生病變,吞嚥過程就可能發生困難。我們來看一組讓人驚歎的數據吧!

●在腦卒中

患者中的發病率約為30%~65%;

●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發病率約為75%;

●在帕金森患者中的發病率約為32%~70%;

●在脊髓側索硬化患者發病率約為25%;

●多發性硬化患者發病率約為33%;

●在心臟相關疾病患者中吞嚥障礙發病率約為22.2%;

●頭頸部腫瘤放化療後吞嚥障礙的發病率約為45%;

●老年人吞嚥器官功能衰退的佔比約為70%~90%;

●風溼免疫性疾病中,多發性肌炎導致吞嚥障礙的發病率約為32%~84%。


哪些表現可能是出現吞嚥障礙呢?

●吞嚥時發生乾嘔、哽咽或咳嗽。

●吞嚥疼痛:吞嚥時喉部疼痛,進食過程十分痛苦。

●咽喉部異物感:感覺好像食物或液體堵在喉或胸部的某個部位。

●反酸:吞嚥後食物或液體返回到喉、口腔或鼻。

●嗆咳:進食食物或液體後常出現劇烈的咳嗽。

●因為進食或飲水減少,導致體重下降。


大部分吞嚥障礙患者表現為進食或飲水嗆咳,部分進食困難的患者需要鼻飼管來進行營養補充。反覆的進食後嗆咳會使得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持續發燒,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有些吞嚥障礙患者在進食時由於“嗆咳現象不明顯”而被忽略,雖然食物掉入氣管進入肺部,但患者並沒有出現嗆咳,專業上稱之為“隱形誤吸”,後因痰多、發燒、反覆肺部感染,才被察覺可能出現了吞嚥障礙問題,這類患者在臨床上更加得隱匿危險。


倘若您的家人出現了上述類似的症狀,請及時就醫,根據患者的吞嚥障礙臨床評估和儀器檢查的結果,結合吞嚥言語治療師的意見進行吞嚥治療或飲食的改進。


備註:本篇推送圖片自網絡,如有不當請及時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