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前段時間,黃磊發過一條微博,內容是女兒多多在彈鋼琴,照片中的多多坐姿端正,指尖在鋼琴琴鍵上跳躍,眼睛專注於前方的琴譜,看起來漂亮又沉靜,活脫脫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惹得評論區一片“垂涎”。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不同於黃磊和多多的“父慈女孝”,對於孩子完成作業都特別困難的家長來說,“雞飛狗跳”的情景是家裡的常態,前不久還有新聞報道,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一位媽媽,氣得想要跳樓,警察多番勸慰才肯從窗戶上下來。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養育孩子的崩潰,隨時隨地在發生。那麼,學霸和學渣之間,真的隔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嗎?其實不一定,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專注力能力的高低。擁有較強專注力能力的孩子,家長的管教就會輕鬆很多。

有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到專注力能力培訓機構學習,一般來說真正專業的專注力培訓機構,一年的花費,至少是一門學科類培訓的2~3倍,此外還需要家長安排固定的時間來接送,時間成本也很高。

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有一些更省事的方式,比如這段時間在媽媽圈子裡特別流行的這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就能讓孩子在玩樂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專注力能力。有一位媽媽說:真沒想到我家4歲半的孩子,能自己一個人堅持全神貫注地看這本書看兩個小時,要知道他一向沒有辦法自己安靜地呆10分鐘。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這套書一共有4本,起源於英國Parragon公司,從2016年第1次印刷後,便開始風靡全球。這套書色彩豐富,融入了很多生活的情景,趣味性和互動性十足,能讓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提升數學、運筆、邏輯思維等各項學習能力。


1.為什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很重要?


如果孩子的學科成績不理想,很多家長的選擇可能是去給孩子報相應的學科培訓班,以期通過花更多的時間,讓孩子趕上學習的進度。然而高負荷的學習量,除了讓孩子疲累之外,通常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可能在於孩子缺乏的並不是學科類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而專注力,正是孩子最基礎的學習能力。

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

專注力的好壞直接地決定著孩子學習的狀態和成績的好壞。就好比蓋房子,只有先打好地基,基地是牢固的,才有可能建成最後的摩天大廈。如果地基沒有打牢,在建築的過程中,發現牆體有歪斜,再去添磚加瓦來彌補,其實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在孩子成長的早期,相較於學科和才藝類的學習,我們更應該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打好學習的“地基”,非常重要。


2.開心更能開智


關於孩子的學習方式,一直有兩種說法爭執不下:一種認為孩子的學習應該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另一種認為前者完全是謊言,學習就是一件嚴謹的事情,就是需要孩子去吃苦頭。

的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孩子付出辛勤和汗水。然而付出也可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如果你在工作中,全身心地專注於某一件事情,心無旁騖地沉浸在過程之中,你會感受到一種幸福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心流”狀態。

孩子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習的過程固然是辛苦的事情,但如果能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感,找到學習的“心流”狀態,那麼不由分說,學習的效率肯定會大大提升。

在節目《最強大腦》中,參加過多項國際腦力競賽的年輕選手鄭林楷,就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到壓力,通常會通過做數學題的方式,來給自己解壓。

所以你看,學習完全可以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中,也正是通過預設一些生活場景,讓孩子在感受到樂趣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專注力,並形成一個印象,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比如,預設海邊的場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再加上親自動筆,來完善一幅海景圖,讓孩子在專注探索的同時,還會有自己動手完成的成就感。

快樂的學習,能讓孩子更主動,效率更高。開心更能開智。


3.抓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事半功倍


新生代的父母們,可能都聽說過孩子學習的關鍵期,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提出的。

關鍵期,又叫敏感期,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也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這一個時間段專心的去吸收環境中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心智水平會有質的飛躍。

聽起來有點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某一項能力,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會飛速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成長就會變得困難。

我國中科院腦科學博士尹文剛教授,在他的著作《神奇的大腦》中,也驗證過這個觀念。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狼孩的故事,這個一出生就被狼哺育的孩子,即便在後期被人類拯救,科學家通過眾多方法,教授他文化知識,在他去世時,會說的話,還不如一個三歲的孩子多,這就是因為錯過了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腦科學相關研究表明,腦部的智力發育是先快後慢的,在孩子八歲的時候,已經達到了80%。

孩子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大多集中在0~9歲之間,比如: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2~4歲;書寫敏感期是3.5~4.5歲;文化敏感期是6~9歲。

這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是針對3~8歲的幼兒研發的,孩子可以通過書中的故事性,來了解秩序規則;通過互動書寫,讓孩子喜歡動筆;通過和書本的大量接觸,讓孩子喜歡上看書學習。這些點,都無縫銜接了孩子大腦關鍵期的發展,對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來說,非常重要。

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定要抓住關鍵期。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父母和黃磊之間,隔著一個多多的距離


《荀子·勸學》中說:學也者,固學之一也。意思是說,所謂求學就要始終專一地學習。從古至今,專注都是我們取得成績的必要條件。對於家長來說,輔導孩子學習,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旅,願每一位家長在這趟旅程中,通過無悔的付出,都能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