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2020.04.1 / Wednesday


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是什麼在干預你的命運?-


人是奇怪的動物,處於順境時,你會希望、且覺得自己該得到更多,易生起貪心;處於逆境時,你會覺得自己失去很多,易生煩惱;不順也不逆、不起波瀾時,你容易變得愚痴,不懂分辨取捨……這些,都是妄心在做怪。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有慾望。慾望由妄心生起,充滿了對立分別,又把一切視為恆常存在,是貪戀執著,無論面對什麼,都很難擺脫非喜即惡的偏執。就是說,面對世間一切,都用個人偏見去解讀、去衡量,充滿對立的比較。二元對立的態度,導致了情緒化地應對世上一切,以個人得失來衡量人生經歷,故而總是被這樣那樣的境遇所刺激、所幹擾,總是被外在束縛,疲倦又受苦。

聖人證得了平常心,超越二元對立,他隨緣應世,無執無舍,但行中道,不以好惡來區別事物,不存偏見更不會被偏見左右以妙用應對一切,並作出最恰當的選擇。當心靈煥發出這種光芒,照亮我們的生命時,我們便安住在一種寬坦任運之中,自然地做人自然地行事,既無機心,也無造作,不把任何事放在心上,卻能專注地做好任何事。它是一種不被感性動搖、又不失感性的智信。它是慈悲與智慧俱足的。所以,證得平常心的聖者起心動念無非利眾,心中卻沒有利眾的概念,也無損己的分別,故而聖人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而是不被因果的外相矇昧。

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因果率是自然規律,但聖人實現了超越,不會被外在的現象所迷惑,他知道一切都是虛幻的,因此不會被迷惑,更不會被控制。他們能坦然接受命運中的一切,隨緣做好當下的選擇,種善因,遂有善果。有趣的是,凡夫在乎果,卻不在乎因,他們總是任性地造做惡因,又希望不要收穫相應的惡果,這可能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斷不會你種了瓜,卻收穫了豆。所以,凡夫總有很多煩惱,心靈的寧靜和安詳總是會受到干擾。

我說過,干預命運的秘密不在心外,而在心裡。慾望是人性魔咒。一切紛爭都源於慾望和無知。所有紛爭的主角都不是受益者。那些妄念的奴隸奮鬥一生,也無法擺脫痛苦的糾纏。

我年輕的時候,身處庸碌環境,我怕迷失,立志要戰勝自己,就每天修行,日四座,經年累月,終於成了心靈的主人修行是一種薰染,許多修行儀軌都承載著智慧與大善。常誦它們,就是不斷用大善和智慧薰染你的心。人的心像是一片田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野草。如果你不用利眾的真理來薰染心,它就會被負面的信息填滿。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社會亦是一塊田,當善的聲音超過惡的聲音時,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善的集體無意識,進而改變世界。但前提是,我們要先變成大善的載體。

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對於迷者來說,慾望是非常可怕的,那些發動戰爭的人,那些發動恐怖襲擊的人,那些作奸犯科的人,都是在慾望的推動下失去了理智。許多人在一言一行之中,都會經常受到慾望的左右。慾望就像霧霾,籠罩了整個人類的天空。不管你是什麼膚色,不管你說哪種語言,只要你沒有證得平常心,你就會受到慾望的左右。如果你不想做慾望的奴隸,想做靈魂的主人,就要去尋找生命中的善知識,在他的指導下訓練身心,有一天,你就會嚐到真心的滋味。當你能認知它,還能憶持它時,你就明心了。接著,你天天保任那真心,不丟掉它,也不執著它,當你將它變成一種呼吸般的存在時,你的生命就會顯發一種智慧光明,你由此便會證得一種無分別的智慧。


如果你真想活得快樂坦然,就應該將真理與愛種進心田

- End -


選自《空空之外》

雪漠XUEM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