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果斷撤離,美國這下終於慌了,印出來的繁榮要崩?

外資果斷撤離,美國這下終於慌了,印出來的繁榮要崩?

美聯儲正試圖中止外國政府和央行大舉出售美國國債的勢頭。

根據一項每週的美聯儲託管數據,外國官方持有者在截至3月25日的三週時間裡拋售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有望創下最大單月拋售額。知情人透露,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和規模較小的亞洲經濟體一直在出售美債,而中央銀行則主要出售流動性較差的舊國債。

美聯儲週二推出了一項臨時回購工具,這一機制提供了公開市場出售之外的臨時性美元替代來源。不過,美聯儲並沒有說要防止這種拋售的雪球效應。

由於恐懼在上個月席捲金融市場,並加劇了前所未有的波動,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即不引起重大價格波動的交易能力)惡化至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由於投資者追捧美元這個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來避險,美元匯率飆升。彭博美元現貨指數3月份上漲3.1%,為2016年以來最大月漲幅。

事實上,美債被海外央行集體拋售絕不是好兆頭,它將直接影響美國為落實2.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發債籌資進程。

有分析表示,目前美聯儲上述臨時性回購便利工具對中國美元流動性的影響並不大,一方面中國境內美元流動性相當寬裕,中國央行未必需要質押美債換取美元頭寸,另一方面中國央行與美聯儲以往也有貨幣互換協議,可以提供貨幣互換確保美元流動性,且此次質押美債換取美元的定價為IOER(隔夜超額存款準備金)+25個基點,與以往互換協議交易成本差別不大。

因此中國央行未必需要採取上述做法換取美元頭寸。

換句話講,美債被拋售的局面仍將繼續。

以往美國財政部公佈的跨境資本流動數據顯示,海外央行交易美債的規模相對平穩,很少出現兩週期間集體拋售逾500億美元的極端狀況。

美聯儲通過這項工具,讓各國無需拋售美債,就能置換美元,既能緩解美債市場拋售壓力,又很大程度解決了各國美元需求缺口。然而,美聯儲此舉看似緩解了海外央行拋售美債壓力,卻忽視了另一個關鍵問題——隨著美聯儲大幅降息導致美債收益率走低,引發海外央行對持有美債收益感到“不滿”,紛紛需求替代品,因此各國減持美債趨勢並未改善。

同時,若各國央行通過上述回購操作工具抵押美債獲取的美元頭寸激增,又會導致全球美元流動性進一步氾濫,令美元匯率趨於貶值,勢必導致一些國家央行加大削減美債等美元資產力度避險。

當前美國不但需為2.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發債籌資,特朗普近日拋售的2萬億美元基建投資計劃還需要大量債券融資。

目前看,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的這些計劃顯然要大打折扣。

最後,再簡單說一句。

美國經濟長達數十年的繁榮,正是建立在美聯儲大肆印鈔的基礎之上的,再加上這些年來,國際炒作資金或熱錢持續流入美國市場,更進一步推動了高估值的美元資產價格迅速上行,我們就把它暫且稱為“美聯儲印出來的龐氏騙局”。而疫情原油這對“黑風雙煞“”的出現,稱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之,自求多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